栏目: 艺术鉴定鉴赏知识   作者:佚名   热度:

    在书画收藏中,凡是与清代宫廷沾上边的,都成为抢手货。

    清代帝后们的书画作品,从最初的两三万元人民币,一路攀升到十几万至几十万人民币,而且越拍越高。慈禧太后本人既不能书,更不能画,其所赏赐大臣者,均为他人代笔,数量也很有限。而能获得赏赐者,亦非等闲之辈,其家庭历尽沧桑,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劫,能留下几多?这些不是很值得人们思考吗?

    鉴定专家多集中古书画方面

    除了作伪清代宫廷书画,而作伪近现代名人的书画,则是第四次书画作伪高潮中的主攻方向。因为近现代名家作品不但价格看好、利益最大,而且伪造起来,比古书画容易得多,也易于得手。

    第一,在使用材料上,如纸张、颜料、印泥等方面,与被仿作品没什么差别,成品以后,也无须作旧。即便伪造民国时期的名家作品,只要弄几个黄褐斑点上去,就很能蒙人。再说要找民国时期的纸张也非难事,有些手卷的尾纸、册页的衬纸,拆下来可直接使用,其本身就是陈旧的。

    第二,近现代名家的作品很丰富,出版的书画家个人专集图册很多,临仿者学习其技巧风格,要找范本,俯拾皆是。河南商丘有一个专造石鲁画作的造伪者,就是从画册中模仿抄袭的。

    第三,近现代书画家作品,应酬者多, 自己重复者也多,作伪者即便照摹照仿、技术略微差一点,即行话中所谓“有个七八成 像”,也能被鉴定家、收藏者所原谅。

    第四,现代书画家,本身就追求变形,追 求怪异,追求抽象,追求扭曲等。他们用了很大的功夫做试验,目的是想创造一种与他人不同的风格或样式,但是却忽略了在技术和技巧上表现功夫。然而一旦成名,或通过炒作,同样有价有市。只要有利可图,就会有人模仿,这样的作品,作伪起来最容易的,而鉴定起来却是最难的。

    “高仿品”价格也不低

    第五,老一辈书画鉴定家,他们以毕生的精力专注于古书画的鉴考研究,很少关心近现代作品,偶尔涉足,也只是几个很熟悉的亲朋好友,第四次书画作伪高潮的出现,也是他们始料不及的。

    就目前来说,对近现代书画鉴定,既没有形成专家队伍,更没有建立起权威机构,仍处在散漫状态。在万般无奈下,人们只好去求助于画家家属,尤其是遗孀和子女们。然而,面对如此巨大的艺术品市场,如此广阔的国土,以及许许多多的暗流,几个家属又能如何呢?如此,制假贩假者更是有恃无恐,招摇过市而无所顾忌。

    第六,书画制假贩假还有“理论”的支持者:“高仿品”,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富裕,想在文化上提高一下生活品位,名人书画那么昂贵买不起,以便宜的价格买几幅“高仿品”在家里挂挂也好。可是这种“高仿品”从来也没有明确的标记,而且价格也不菲,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甚至几十万,真是为了老百姓吗?

    ——摘自《书画辨伪二十讲》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书画赝品有了四大“新包装” 收藏务必要警惕

    下一篇:名家“特型画作”之“合作画”造假法辨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