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兰州晚报 墓葬里挖出的白骨裸露在田野 “要想富,挖古墓,一夜就成万元户。”随着收藏市场的日益火爆,这个流传了多少年的顺口溜成了盗墓贼的致富经。近年来,甘肃省内频频发生盗挖古墓葬的事件,在个别地方盗墓贼甚至公开进行盗挖,达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对田野文物造成很大破坏。 由于众多原因,田野文物保护目前是一个难题,尽管有关部门进行过打击,可是盗挖古墓葬案件还是时有发生。近期发生的几起盗挖古墓的案件,再次将田野文物保护这个话题推到了公众面前。 盗挖古墓频频发生 榆中县小康营乡浪街村的紫家营社,一个平静的小村庄,由于地下有古墓群,盗墓贼频频光临,干扰得村民无法正常生活。今年8月,盗墓贼猖狂到每天夜里都来盗挖古墓,不仅将村里的耕地挖得“伤痕累累”,庄稼被损坏,并且威胁恐吓村民。 日前,记者采访时看到,一块块平整的庄稼地被挖得“伤痕累累”,地里面散落着陶罐的碎片,还有挖出来的白骨。到处都是盗墓贼用钢钎探墓后遗留的探洞,探洞间隔约为10厘米,密密麻麻地遍布在整块地里,就像是马蜂窝。 2010年7月底,这里就发生过大规模的盗墓案。当时在紫家营社有200多名盗墓贼趁着夜色疯狂盗墓。警方经过布控排查、化装打入盗墓贼团伙,成功破获了盗挖古墓案。当场抓获涉案嫌疑人33名,缴获距今4000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早期半山类型和齐家文化彩陶文物11件。 今年8月12日,会师镇范湾村范湾社发现古墓葬群被不法分子盗掘,破坏严重,县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8月13日,经榆中、市文物专家初步鉴定,被盗掘的墓葬系金元时期墓葬,建造规格较高,建造工艺精细,墓壁砖雕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该案件告破后追回被盗文物17件,犯罪嫌疑人竟是该社社长等3人。近年来,会宁县多次发生盗挖古墓事件,全县七八个乡镇的古墓遗址都被盗墓贼挖掘过。 田野文物安全堪忧 据了解,榆中县小康营乡盗挖古墓绝非一两次,几年前该乡的徐家峡村也发生过盗墓案件,有村民为保护耕地被盗墓贼打伤。据村民介绍,2002年开始,盗墓贼发现村里的地下埋藏着大量的彩陶,盗墓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除小康营之外,榆中县的高崖、甘草店、园子等乡镇都发生过多起盗墓案件。 榆中县连搭乡马家洼村是著名的马家洼遗址所在地,记者在马家洼采访时看到,附近山上有很多盗洞,村民们说尽管警方查得很紧,可是依然有大胆的盗贼时常来盗墓。 不仅榆中县,盗挖古墓的案件在兰州市的许多地方都发生过:2010年9月,七里河区八里镇清水营村村民吕某发现自家的农田被挖了好几个大坑,他在阻止盗墓贼挖墓过程中被打伤。此前,该区境内的阿干镇沙子沟也发生过几起盗墓事件。 2009年,永登连城镇的古墓接连被盗,盗墓贼十他猖獗,他们肆无忌惮地破坏耕地,村民们无奈之下用摄像机拍下盗挖坟墓的现场情况进行举报。据文物部门统计,以盗掘古墓葬、古遗址为主要特征的田野文物犯罪,趋于高发态势,文物保护的形势严峻。资料显示,2008年,全省共发生古墓葬、古遗址盗掘案件7起,馆藏文物被盗案件2起,工程建设损坏野外文物事件3起。 盗墓者的探查方式其实对文物破坏性很大,很容易将文物捅破。一个墓葬中盗墓者盗出的陶器只有1/3左右是比较完整的,而2/3的陶器则在盗挖中被毁坏。更重要的是古墓中所包含的信息被破坏,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远古墓葬很有讲究,有合葬、分葬、二次葬等方式,至今人们还没有弄清这些葬俗形成的原因,只有对古墓进行科学挖掘,才能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而盗墓者只是偷盗其认为值钱的东西,在整体上破坏了文物遗址,使得一些信息丢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