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书画网

  帝王画作是如何“穿越”到金州的

  对于画作是如何“穿越”到金州的,王明成为此专门撰写了考证文献。“此幅《松风图》没有标写年款,也没有交代创作背景,但可以想象出,康熙在一次退朝之后,与众臣相聚,泼墨挥毫,互相切磋交流的情景。”王明成说,绘画只是康熙帝的余技,从此幅《松风图》来看,构图比较拘谨,表现物象单一,在笔法上缺乏职业画家的洗练与娴熟,但松树的细节刻画笔笔不苟,严谨有度。如表现松干的龙鳞、疤痕,表现松枝的皴点等等,都体现了康熙帝在绘画方面的功力。

  如果此种考证成立,那么,此图为何能从皇宫中流出,怎么会到了罗振玉的手中,又是如何流传到了金州的?坊间多有传言称,在清王朝覆灭之际,罗振玉从宫中买过300麻袋的档案。不过,有清史专家表示,传言中数量并不正确,而是8000麻袋。在光绪末年,在北京东华门内阁大库屋顶倒塌,临时把存放在此的清朝档案寄存在天安门后身的端门。大库修缮完毕时,清王朝已经走到末路,这批档案就移交给了民国教育部。而由于经费紧张,因此有人提议把这些档案出售。后来,罗振玉便买下了8000麻袋的档案。但清史专家认为,估计康熙的字画不会“藏”在档案里,而是另有途径。

  但无论怎么说,罗振玉通过某种途径拿到了《松风图》。据罗继祖先生《庭闻记略———回忆祖父罗振玉的一生》记述,罗振玉于辛亥革命当年东渡日本,一年后在京都建寓所“永慕园”,不久又建“大云书库”,寄藏从国内带来的图书文物。关于康熙的字画,书中有这样的描写:“祖父藏有康熙写的‘云窗’两字横幅,在京都时将它悬在书斋,早晚瞻对,以示笃念清朝……革命后,宫廷所藏列朝翰墨多为宫监们盗出,以致流落厂肆,祖父遂尽力搜求,于是上自顺治,下至溥仪,旁及慈禧,十朝毕备,遂托梁节庵书‘宸翰楼’榜……”由此可见罗振玉收藏清代诸帝“宸翰”的来龙去脉。

  王明成说,1928年,罗振玉由天津迁居旅顺,在旅顺又建“藏书楼”,将其所珍爱的清帝宸翰移藏至此。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罗宅被占用,藏书楼中许多文物散失民间,《松风图》应当也是罗宅中流失之物,后转藏金州博物馆。

  追问

  金州为何频现“给力”文物

  金州古城,有青铜时代的墓葬遗迹,有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有前秦古币,有如同珍珠般散落于此的汉城汉墓遗址。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金州为何会频繁出现“给力”的文物?张绍斌说,古代金州地区一直是辽南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中心,这里有很好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市民商贾都有崇文尚艺的传统。历史上,各时代也都是文人墨客辈出,异彩纷呈。金州古城历经战火蹂躏,历朝历代都有很多文臣武将、仁人志士,如刘江、涂景涛、徐邦道、王永江等,既迸发出捍卫主权完整的慷慨壮歌,也在传承悠久的金州文脉。”另外,很多本地文人诗、书、画、印并举,追求文人逸趣,诸如张伯川、刘占鳌等,都是出色的学者、艺术家。“在清末民初,不少前清遗老,郑孝胥、刘锦藻、宝熙、王缉唐、谢廷麟等长期定居大连地区,很多地方人士才有机会得见、收藏从故宫里流出的传世名作,由此也提高了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很多遗老在政治泡影幻灭后,全身心投身于学术和艺术活动,不仅富于收藏且亲自创作,形成了浓郁的崇文尚艺的氛围,并影响了一大批金州地方人士走上学术、艺术道路。”张绍斌说,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近代工商业使金州文化交流活动频繁、艺术氛围浓厚。所以,金州区域“给力”文物频出绝非偶然。记者满文飞

  判断此画为真迹的三点依据:

  髴此画曾由大学者罗振玉收藏。罗氏将其著录于所编《宸翰楼所藏书画目录》之《天章录》中,有据可考;髵此画用纸为加金纸,一般多为帝王所用。另外,8名朝廷重臣的题跋,从书法风格上可以提供相关佐证;髶从“松风”二字中“松”字剥落的迹象来看,属造假和“做旧”难以达到的效果。

|<< << < 1 2 > >> >>|



上一篇:李叔同油画名作《半裸女像》近百年后重见天日
下一篇:杭州举办“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 图


相关新闻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首年获赠逾千件藏品

佚名

 

法老胡夫一艘太阳船迁至大埃及博物馆

佚名

 

全新安徒生博物馆今夏开幕 隈研吾团队打造

佚名

 

长沙市博物馆 走近“来自星星的你”

佚名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戏曲学院携手举办弓弦艺术节

佚名

 

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

佚名

 

耗时十年的休斯顿艺术博物馆扩建项目近日开放

佚名

 

欧洲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将受重创

佚名

 

巴西一自然历史博物馆失火 部分藏品受损

佚名

 

巴黎一画廊窝藏大量被盗毕加索等名家画作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