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四节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名称:青铜玩鸟俑 标号:037 名称:错银铜跪人(器座) 标号:038 名称:错金银铜壶 标号:039 名称:陶塑抵角兽(残砖) 标号:040 名称:错金银翼兽 标号:041 名称:错金银虎吞鹿(器座) 标号:042 名称:错金银鸟兽纹案座 标号:043 名称:铜铸牛、奴隶杀祭纹扣饰 标号:044 名称:青铜牛虎饰纹祭案 标号:045 名称:铜铸牛群饰纹祭枕 标号:046 名称:战国瓦当 标号:047 名称:战国瓦当 标号:048 名称:秦陶塑战马 标号:049 名称:秦陶塑鞍马 标号:050 名称:秦陶俑头部 标号:052 名称:秦陶俑-士卒 标号:053 名称:秦陶俑-将军 标号:054 名称:秦陶俑-武士 标号:055 名称:秦陶俑-武士 标号:056 名称:秦陶俑-武士(局部) 标号:057 名称:秦鹿纹瓦当 标号:063 名称:秦鹿纹瓦当 标号:064 名称:秦狩猎纹空心砖 标号:065 名称:秦螭纹镜 标号:066 名称:秦螭云纹镜 标号:067 第三章--第四节 第四节 战国、秦代艺术的造形特点 在1979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与广州美术学院理论教研组合编的《中国美术史教材提纲》第四章第四节战国美术小结中曾提到以下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无论是绘画、雕塑或者是装饰纹样,都很重视形象的富有旋律的强烈运动感,从运动中表现出对象的强大生命力和不平凡的气势。”对于这一种特殊的造型,凡是从事于先秦、汉、晋美术史研究或美术考古等,都必然特别注意到这一时期的艺术,尤是工艺装饰中的动物形象,多表现为奋激飞动的问题。伟大的诗人屈原在其《楚辞·天问》中说到楚国庙堂壁画“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谲诡及古圣贤怪物行事。”从这一描述,人们不难想象壁画所绘出的各种物象的谲诡怪异和变幻纷扰的动态。再证以现能见到的一些工艺装饰雕刻,如前述中山国墓葬出土的翼兽、虎咬鹿器座和龙凤方案以及云南滇族的铜饰片或易县燕国的残砖雕刻等,几无一不表现为强烈的动态。在上节所引证的中山国器物的造型与装饰一文中,也几次提到在装饰雕刻造型上所表现的强烈运动感的问题,足以说明是很普遍的。 关于强烈运动感的表现,与战国几同一时代的秦代也同样有这类形象。秦陵大陶俑和铜车马,因受到题材、用途必须严肃庄重才能以表示军阵和皇帝威严的局限,很难于表现为动的形象,但除此以外所有现能见到的秦代的铜镜或砖瓦纹饰中的鸟和兽,无一不是飞动跳跃的,这种飞动的艺术形象一直影响到汉晋南北朝。突出的例子如敦煌千佛洞(莫高窟)北朝洞窟,无一不是满窟飞动的壁画,一进窟室,即首先感到这种强烈的琦玮谲诡的怪异气氛。 艺术是时代社会意识和生活现实的具体反映,这种强烈的运动感的产生,当然是与社会意识密切相连的。战国时代也包括秦代末期,是一个政治上群雄割据,思想上百家争鸣,社会秩序激烈动荡的动乱时代。同时也是新兴地主势力上升,富有生气的时代。作为反映时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艺术,特别是与生活密切关联的工艺装饰制作,必然要反映激烈动荡和生气勃勃的社会现实,以致在形象艺术上形成为强烈运动或奋激飞动的表现形式。至于这种思想意识和艺术造型影响到战国以后的许多朝代,也是由于不同的历史时代所形成。关于这一问题,还要在以后的章节中提到,只是关于战国和秦代表现在与生活相关的工艺美术品以及砖瓦纹饰上的激动飞舞形象的体会或理解,是著者早在五十年代初开始从事美术史教学时即已形成的观点,现仅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记述于此,并以提供有与此同感的专家们的研究论证。 标题 副标题 全文 作者 关键字 导航 来源 上一篇:第四章--第一节 下一篇:第三章--第三节 相关新闻 第三章--第一节 佚名 第三章--第二节 佚名 第三章--第三节 佚名 标题 副标题 全文 作者 关键字 导航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