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艺术传播网 “新资本论——黄予收藏展(2007——2016)”展览现场,雕塑及传统的再阐释板块 2016年5月22日下午3点,由朱朱担任策展人的“新资本论——黄予收藏展(2007——2016)”在成都当代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以“新资本论”为题讨论消费主义语境中的当代艺术创作走向及艺术资本的能动性,汇集了六十六位重要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作品涵盖多重媒介和形态,尤其在观念绘画方面体现出出色的体系性,艺术家的名单包括了从余友涵、李山到谢南星、段建宇及更年轻的探索者们。 “新资本论——黄予收藏展(2007——2016)”展览现场,跨媒介中的观念实践板块 “当一个专业的收藏家其时特别的累,又要费心又要费力又要思考还得花钱。有的时候思考的太少会被别人嘲笑,花钱花少了又买不到好的作品,真是一件纠结的事情。今天请大家来看这个展览,既是对我的见证,也是对我的检阅。”在“新资本论——黄予收藏展(2007——2016)”开幕式现场,黄予的一番致辞逗笑了全场观众。 “新资本论——黄予收藏展(2007——2016)”展览现场,一九九九年以来的绘画板块(A部分) 到目前为止,黄予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一共收藏了232位艺术家约270幅作品。此次展览中所呈现的66位艺术家的作品,代表着他本人的态度。从 2007年进入当代艺术的收藏,到2009年建立自己个人的收藏脉络,黄予将自己的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收藏分为五个系统:观念艺术、绘画、当代水墨、影像及雕塑。此次展览也是严格遵循这个体系来安排布展的,展示的五个板块分别是跨媒介中的观念实践、一九九九年以来的绘画、传统的再阐释、镜头与虚拟现实、雕塑。 “新资本论——黄予收藏展(2007——2016)”展览现场,镜头与虚拟现实板块 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朱朱表示,本次展览的特别之处在于不是他本人选择艺术家作品参与的展览,而是把黄予及其藏品作为策展对象。自己也通过策展的方式深入的了解、接触到他们,希望这个展览能够显示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中国最现实的艺术趣味与力量。并借由五个板块的作品展示,呈现黄予收藏的同时让观众对中国当代艺术轮廓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郝量 《林间记》绢本重彩 250x150 cm 2011 (郝量的作品《林间记》,是艺术家单幅的人物画方面的代表作品。画面对于中国传统的玄幻作品进行了当代的转换。) 进入一楼展厅,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传统的再阐释”部分,展示了艺术家梁铨、沈勤、徐累、郝量和肖旭的作品。“进门的展厅作为当代水墨板块的展示空间既是出于作品数量和形式的考虑,也是对中国传统的一个尊重。”对于展览的布局,朱朱介绍到。 向京 《寂静中心》 171×50×30cm 玻璃钢着色装置 版号36 Ed.36 2007年 这一板块紧挨着的是雕塑部分,共有4件作品,分别是向京、瞿广慈、欧阳春以及于吉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向京的作品《寂静中心》正是黄予2007年踏进当代艺术收藏时的第一件藏品。 梁远苇 《三天三夜之三 》布面油画 90x350cm 2009 (梁远苇的作品《三天三夜之三》,画面模拟的是一块画布。这不是一个具象的表达,而是借此去探讨绘画的本质,重心会着落于抽象的构成。) 深入展厅,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九九九年以来的绘画(A部分)以及跨媒介中的观念实践部分。“在黄予的整个当代艺术藏品中,观念和抽象绘画这一块是具有体系性收藏雏形的,也是他收藏作品做多的一个部分。这部分的作品基本能够呈现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绘画的主要线索和潮流。 刘韡 《世界之墙》 牛皮 600x300x200cm 2009 (刘韡的装置作品《世界之强》,用牛皮制作而成。艺术家用狗咬胶这种材料来搭建全世界议会大厦这种代表权利中心的建筑。形态上有杂糅,有废墟化的处理,选择的材料本身也极具讽刺意味,是艺术家的代表作之一。) 郑国谷 《再锈两千年》 23件实心黄铜瓶 尺寸可变 1999-2008 此外,在跨媒介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通过多媒介的手法,包括视频、雕塑或者平面的方式来呈现艺术观念。比较有代表的像郑国谷、徐震,都是活跃在当下的观念艺术家。黄予钟情于跨媒介也与他所成长的环境不无关系。像影像和多重空间化的装置形式,主题和形态可能都与他的成长环境保持共振性。” 林科 《工程师》 影像 16:9 单频录像 3分17秒 版号3.5 2015 (林科的《工程师》是一个面对电脑科技的部分,某种意义上,是把电脑的屏幕当作一个画板,一种媒介,被称之为桌面艺术。主题与互联网,个人生活方式具有关联性。) 二楼展厅则展示了一九九九年以来的绘画(B部分)的藏品以及镜头与虚拟现这一部分。“楼上是比较偏极简和构成的绘画作品,绘画和观点相结合的偏具象的作品以及图片、影像及装置部分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杨福东和蔡东东的图片,张培力和孙逊的影像以及黄然的装置。从展出的66位艺术家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黄予将其收藏的重心放在了中国本土当代艺术上,此外,他很纯粹,不喜欢靠点子和推销来获得影响的艺术作品。” 段建宇作品 “新资本论中的‘新’指的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在此之前人们对于艺术品的投资属于捞到钱就跑的短期方式,后金融危机时代之后,本土的收藏不仅仅是静态的,还有立体性的推动和介入。有的藏家在做机构,有的在做美术馆、艺博会,有的设立了各种奖项,这是‘新资本论’的特征之一。从黄予的收藏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与新世纪当代艺术潮流的重叠、交集及分歧之处。‘新资本论’亦可以看做是80后藏家身上的一个标签,黄予则是其中的一个案例。这次除了展览,我们还有论坛,想探讨当代艺术论述资本的同时资本是如何论述当代艺术的。”问及如何理解展览主题时,朱朱与雅昌艺术网如是谈到。 谢南星 《下楼梯的女人》布面油画 120x100cm 2011 对于展览主题“新资本论”,黄予谈到最初自己觉得有些许高调,当看过朱朱的《新资本论》一文后,清晰的感受到了这些历史。我们的长辈们被称为“老资本”,他们很有实力但行事低调,可以所是“藏而不露”。而我们80后就不一样,想到什么就会去做什么,每个人用他独特和擅长的方式在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这个“新资本”所代表的不是我个人,而是80后一代的群体,指的是我们这一代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而认真做事的一群人。“从1997年到2009年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史30年的历程,2009年之后成为现当代艺术,展览中的这个五个体系也是中国当代艺术30年的后半段和现当代艺术结合而成的,包括经典、中坚力量和未来性艺术家的梳理。” 黄然 《恰如昨日,只是更糟的一天》 影像装置 循环播放 版号46 2014 对于跨界所面临的挑战,黄予表示“每一次转型都是一个新的爱好的诞生。就像健身是我的一种爱好,从事金融是父母之命,收藏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爱好。从瓷器杂项到铜鎏金佛像,中国的一些书画再到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收藏,这其中没有任何挑战,都是一种热情和情怀在支持着我。我的收藏途径60%来源于画廊,30%来自艺术家,10%来自拍卖行。画廊举办展览前会给藏家发一些艺术家的资料文件,我会系统的进行学习,用专业的眼光进行挑选。自己也会发掘一些艺术家,譬如像王一,但是概率特别少。”2007年到2009年,黄予在两年时间内收了大概100幅作品。“见到我认为还不错的艺术家作品时,有可能一次性会收五、六张作品。但在2009 年我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之后,整个节奏便慢了下来。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期的艺术品收藏不能代表我的水平,却能代表我收藏的热情。”黄予如是谈到。 孙逊 《诗歌工厂》 视频单屏动画 10分钟 版号46 2011 开幕式致辞中,黄予表示将这样一场展览呈现在成都,也是想给这里的艺术生态带来一点正能量。“成都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且居住着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这样的一座城市居然将‘成都双年展’取消了,我特别生气。因此,我与两位好友一起创立了‘云顶1号’。希望藉由这个会所在成都慢慢发出声音,引导那些想进入收藏圈子的人群。并持续性的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让大家知道中国文化应该如何收藏,如何投资,将我所知道的东西赶快告知大家。”谈及成都的艺术生态,黄予用了“平淡”二字。“我去太古里看过一些展览,作为一个专业藏家真心觉得无法入眼。”年初,黄予拜访了成都的一些艺术家和艺术机构。他发觉大家都很有热情和梦想,但缺乏专业的系统,艺术家仅限于自己的精神生活和创作当中,没有专业的机构来推动。“就像是一个将每个环节都能串接起来的链条一样,成都显然做得不够。我希望通过这次展览的作品,让成都乃至西南地区的人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当代艺术。并且我收藏作品不会因为地域差异,展览标准而有所变化,不论是在北京还是在成都或是在美国,标准都是一样的。选择艺术家的标准,代表了我个人的态度和眼光,我是从美术史出发,用学术和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与价格无关。可能有一些作品价格会很高,那只是巧合,并不是因为它的价格高我才去购买。并且我认为价格之所以高,正是因为它符合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在某一段历史节点中很是重要。” 蔡东东 《卷起的照片》 明胶卤化银照片 版号46 42x42x5.5cm 2014 黄予在展览的《序言》中写道,选择成都举办个人收藏展的重要原因是他是四川自贡人。回到家乡开启这个展览,发心就是要给成都的艺术行业及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一点正能量。对此,朱朱表示收藏体系建立的标准一定是从整个本土入手而不是从地域性出发。重要的不是黄予收藏了多少四川艺术家的作品,而是将中国本土当代艺术的趣味性带给四川。谈及西南艺术家的局限性时,朱朱表示,“四川这边几代人集中于架上绘画,发展至今出现了一种在整体语境中比较雷同的方式。金融危机之前艺术的狂欢导致很多艺术家局限于自己某种被认可的图示,而不再艺术上进行深入的转向或推进,川军的架上作品遭受到了一些质疑。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年轻的艺术家们已经摆脱了‘传帮带’式的历史性的影响,更加注重个体面目的表达以及与国际的融合,这已经是一个转机。像这两年在水墨和影像领域都备受关注的郝量和陶辉,都证明了四川新兴力量的可能性。” 欧阳春 《流浪》 青铜雕塑 Ed.2/2 115x23x49cm 2013 参展艺术家之一的丁乙接受采访时表示,年轻藏家与老一代藏家不一样,他们正在建立新的体系,最大的特点是‘正在发生的当代艺术现象’。“以往的收藏都是在确定一个艺术家已经取得很大成就时才会被选择成收藏对象。这次展览的纬度非常宽,我们几乎可以看到四代艺术家于其中。既有老一辈艺术家,也有暂露头角的年轻一代。作品的类型也囊括了绘画、雕塑、影像、摄影等。80后藏家群体正在逐步建立,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各地的新一代藏家会带来新的架构,也会重新梳理中国当代艺术的版图,这是值得期待的。不同的收藏群体收藏性质、体系和方向标准各有侧重,更多的人来参与中国当代艺术,见证它的发展,这是极为重要的。”丁乙如是谈到。 “新资本论——黄予收藏展(2007——2016)”展览现场,跨媒介中的观念实践板块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国强认为,80后藏家正在逐步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重要力量,黄予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他们身上有几个特点:首先是热爱艺术,大部分人是从小就受过艺术相关专业的训练和熏陶;其次,他们的收藏视角与老一辈收藏家有所不同,对于观念性或比较前卫的艺术作品的接受度高。“简而言之,他们的收藏能够让人耳目一新,且风格比较多样化,相对更加开放。这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和收藏理念不无关系,也代表了未来中国艺术品收藏的一个方向。迟早他们会接过这个接力棒,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今天我们看到现场来了这么多的嘉宾捧场,里面不仅有年轻人,还有老一辈的艺术家和收藏家。举办这样一场展览是非常不易的,首先要有财力,此外还需眼力和魄力。敢不敢参与到这样一场收藏中来,也为整个社会起到表率作品。”谈及川渝地区艺术的局限性时,董国强认为这与当地的乡土人情、历史文化有所关系。“丰衣足食的地方相对容易满足,不太与外界交往。川渝地区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主要基地,大批的艺术家从这里走出去。机构和藏家的数量并不少,却没有形成类似于上海ART021或艺术北京这样成体系的艺博会,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还是与习惯有关,此外还需要当地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辐射全国性的艺术活动并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对艺术感兴趣的人参与其中。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和能力只是缺少专业的体系,黄予的这个展览也是厚积薄发的一个体现。” “新资本论——黄予收藏展(2007——2016)”展览现场,一九九九年以来的绘画板块(B部分) 从老一辈藏家的“藏而不露”到新一代的“新资本”群体,黄予作为80后藏家的个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更多的可能性。 |
||||||||||||||||||||||||||||||||||||||||||
|
||||||||||||||||||||||||||||||||||||||||||
上一篇:美术学专业就业前景观察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