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培 来源:南方日报
2007年是中国经济高涨、空前繁盛的一年,这一年,文学、艺术、出版,相比于房价、股价、涨价来说,似乎不是热点所在。但是,无数在这一领域“奋斗”的文学艺术家、出版家们从未甘于寂寞,以他们的一支妙笔,充分地展示这个时代和社会,在眼球经济时代中制造着各种话题和论争,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年关将至,似乎有必要把这一年来的盛事做个盘点备忘。
现在,就让我们把幕拉开吧! ■策划特刊导读 当代艺术市场的天价是否已登峰造极,夹杂多少泡沫?是否会破灭?中国当代艺术在冷静的回眸中,在思考和审视自己的本位,学会清理自己的历史问题。 这一年,文坛风波连连,各路人马,吵吵嚷嚷。有的是过眼云烟,有的将青史留名……我们用反义词的形式,把文坛纷争来个年终总结,以供读者选择。 是精品,还是垃圾?另类读史、名嘴出书、悬疑励志……这一年的书坛,热闹的都是些速朽的,书如过眼云烟,很多不读也罢。 “我认为中国艺术家除了没有钱,没有大工作室,什么都有,而且什么都是最好的。”在11月开幕的尤伦斯艺术中心文献展厅,艺术家顾德新在1989年8月说的这句话被单独印在一大面墙上。 20年后,面对当代艺术的火爆蹿红,在许多人心里,这句话被篡改成“中国艺术家除了有钱,有大工作室,什么都没有。” 正如,理性复萌使人类从混沌未开的蒙昧时代走来。中国当代艺术像一个夹杂着泡沫的气泡,短时间被“吹”得又滚又圆,却一直没有提供出“顺理成章”的合理注解。直到2007年,中国艺术界在持续的喧哗与骚动中,寻找理性复萌:一边有人将气泡吹得更大,市场上天价纪录不断被刷新;另一边许多人大胆地刺破这个泡沫,陈丹青、吴冠中尖刻地“离去”,而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的“星星画会回顾展”、“85新潮”展,通过回溯当代艺术的最原点,呼唤一种理性思考: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已走得太远? 100多年前,最早研究艺术现代性的理论家、现代诗歌之父波德莱尔有一句名言——“你无权藐视现在”。当越来越多的人试图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火爆寻找合理注解时,2007年是值得记住的一年:在反思和回望中获得理性复萌,中国的当代艺术可以更自信。
■冲撞中搅动 ◆陈丹青的退与进 “这些不过是有钱人玩的把戏。” “我不想再玩下去了。” 2007年初,清华大学教授陈丹青宣布正式辞职,黯然离开清华园。谈吐温文尔雅的陈丹青,其实总是双目圆睁。“人文艺术学科的外语考试、政治考试,严重阻碍并扭曲艺术教育的品质与性质”;“人的才气、性情、素质,统统变成了表格数字”…… 2月份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收摊的话》,宣布当日停掉2005年年底开的博客。“收摊”前,他告诫青年:“网络、博客近年火,实在是大家无聊。顶好的去处,还是书店。” 2007年的陈丹青没有“平静地离开”,一边留下几句诤言,一边成为公众视野里最火的“明星艺术家”。 4月,在《退步集续编》出版签售上,陈丹青笑称自己“真的太公共化了”,“野心还是在画画上”。8月,面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频出天价的火爆局面,陈丹青说“艺术拍卖市场的繁荣与艺术的繁荣是两码事”。
《国学研究院》 资料图片 12月初,他的油画《国学研究院》以1200万元落槌,跻身“千万元级”画家行列。5天后,《牧羊人》拍出3200万元天价。从热点话题人物到热点天价艺术家,对于中国当代艺术top至尊的桂冠,陈丹青一笑置之:“这些不过是有钱人玩的把戏。”
《牧羊人》 资料图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