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皓 马蓉  来源:西海都市报

  画家王文龙在西宁市园林文化街租了两间门面房,这两间门面房兼具着如下功能:画室、卧室、教室和画廊。王文龙的油画工作室里,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油画,工作室中摆放着好几个巨大的画架,其余的地方则堆满了颜料和画具。这样的环境,与王文龙笔下那些充满了唯美气息的油画作品,反差极大。

  进驻市场的画家

  卖画,是王文龙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在青海,像王文龙这样单纯靠卖画为生的画家并不多,与王文龙相熟的一位画家掰着手指算了算说:“西宁市,像王文龙这样单纯靠卖画为生的艺术家,不会超过5个”。在外地,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像王文龙这样的画家十分常见。这些艺术家的作品直接与艺术品市场挂钩,甚至那些画本身就是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组成部分。他们中的佼佼者,卖画的收入除了足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和艺术创作外,往往还有盈余,可是这一切在王文龙看来,几乎就是神话。

  走不出的怪圈

  王文龙是最早一批进驻西宁市园林文化街的画家之一。西宁市园林文化街是西宁市一处规模较大的、以经营花鸟虫鱼古玩字画为主体的商业步行街。8年前,王文龙的油画工作室刚刚入驻园林文化街时,园林文化街上还没有多少商户。“那时候,大部分西宁市民还没有书画收藏的意识。”王文龙说。在这种情形下,王文龙的生意自然十分惨淡。王文龙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的工作室刚开张时,二十多天没有一单生意,他只好将自己的一幅油画作品以200元的价格贱卖给了一位外地游客。这样的价钱低得让那位游客感到意外,或许是出于对王文龙的同情,外地游客买走这幅画时,将画框退给了王文龙。“光那个画框就值好几十块呀。”王文龙感慨道。

  多年来,外地游客一直是王文龙的主要客源,这不仅是因为外地游客有着较强的购买力,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王文龙油画作品的价位便宜,这对于不少外地藏家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升值空间。可即便如此,王文龙的生意也不景气。

  王文龙指着一幅在全国某重要展览上获奖的大型油画《土乡三月》说,这幅油画如果在北京或是上海的艺术品市场,至少可以卖到40-50万元,可是在西宁,他要价20万元,都找不到买主。

  据王文龙介绍,同一幅油画作品在青海的卖价,要比在外地便宜三分之二。王文龙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青海的总体经济水平偏低,二是青海人还没有艺术品投资意识,青海艺术品收藏市场刚刚起步。

  我问王文龙为什么不将自己的作品拿到外地市场卖,王文龙说,油画有自己的体积和质量,携带起来十分不方便,仅托运就要花不少钱,同时艺术品不是速销品,往往一放就要好几年,资金无法迅速回笼,到外地销售反而会加重自己的“经济危机”。在王文龙看来,这就是一个“怪圈”。

  为了交房租,几年前,王文龙不得不带了十几个学生,学生交的学费,勉强够交房租。王文龙说,工作室保住了,就有可能等待市场的复苏,如果连工作室都没了,真的就没有希望了。

  “用在教学上的时间多了,自然会影响我的创作。”王文龙这样说。“可是没有教学这一副业的支撑,我不知道还能不能继续画下去。”

  体制内画家的尴尬

  画家张建青是西宁画院的专职画家,这也就意味着他不会像王文龙那样为稻粱谋。

  “我的许多外地朋友,都因为卖画致富了,他们的工资仅仅是零花钱,可是我们一年到头也卖不出去几幅画。价位低得还不如外地一个美院学生的作品。”张建青说。

  收入上的差异,带给青海画家的是巨大的心理落差。当我们的话题落在如何平衡现实和理想上时,张建青沉默了许久后回答,或许对于大多数青海画家来说,凡·高就是他们的精神偶像,可是偶像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就连自己也说不清楚。

  张建青的记忆里,上世纪90年代初,西宁的艺术家开始有了市场意识,大家这才知道画画不仅是一种消遣,自己的作品也能换成钱。马西光、贾允中等知名画家的作品,刚一投入市场就获得了许多书画爱好者的追捧,但是他们的作品价位很低,在今天看来,就是“象征性地收费”,可这毕竟让许多画家看到了希望。遗憾的是,近二十年过去了,青海的书画收藏市场并没有根本的起色。价位低、市场小、老百姓的审美水平不高,依然是制约青海书画市场发展的瓶颈。

  “青海画家的作品如果在本地卖,价位不到外地市场价的一半。青海艺术市场刚刚起步,青海人艺术品收藏意识淡薄,经济购买力差,制约了本地画家与市场的接轨。”张建青说。同时,张建青认为,青海缺乏真正具有经济实力和艺术眼光的收藏家,也是一个阻碍青海本土画家走向市场的关键所在。“早几年我给西宁某单位画了一幅一丈二的山水画,这幅山水画如果拿到外地,至少能卖三到五万元,可是我只要了一万元,他们还给我讲价,我怕丢了这个机会,只好以七千元成交。”张建青说。

  除了心理上的压力外,张建青这几年感受最大的还是经济上的压力。“我的工资只够维持我一家老小的正常生活,就艺术创作而言,笔墨纸砚要钱,外出写生也需要钱,靠工资维持我的艺术创作十分艰难。”张建青说。

  一位成功者的市场感言

  油画家杨少彤是我省最早被国内市场所认可和接受的画家之一,这几年他的油画作品在国内市场上销路良好,作品价位也始终保持着一路上扬的走势,可以说,杨少彤是我省为数不多的依靠卖画获得丰厚利润的成功者之一。

  杨少彤说,青海书画市场多年来一直呈现了这样的状态,书法比国画好卖,国画比油画好卖。因为油画的价位高,销路一直很不好。这几年,杨少彤的作品几乎全部卖给了外地的画商,按他的说法,青海根本谈不上什么艺术品收藏市场。“经济的落后,限制了艺术品的价位,审美眼光的局限,制约了高雅艺术的市场发展。”“我们对于普及高雅艺术,做的工作还不够,老百姓至今没有建立起收藏高雅艺术品的意识。”杨少彤说。

  他甚至认为,对于青海画家来说,走进市场就意味着到外地发展。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艺术创作元素,以雪山草原为代表的自然风光和以藏族、土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为代表的民族风情,都是备受外地人喜爱的创作题材。事实上,反映这些内容的油画作品都能在拍卖会上拍出好价钱。“青海画家反映这些内容的作品,在青海就是卖不了好价钱,甚至卖不出去。我不认为青海画家的水平差,他们的作品卖不出去,是因为我们本地不仅没有一个成熟的艺术品交易市场,更没有一位具有影响力的收藏家和中间商。”杨少彤说。



上一篇:深圳需要一个升级版的大芬村
下一篇:民办博物馆:窘境中探索运营新路


相关新闻

盗取中国兵马俑手指 美国男子面临最高10年牢刑

佚名

 

全国艺术品电商已逾千家 面临价格和货源挑战

鄢银婵

 

文房四宝传统工艺面临效率环保双重挑战

佚名

 

苗画曾一度面临失传 祖孙三代传承 重焕生机

李国斌等

 

画院面临危机 人才外流和写意画的衰落是难题

高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