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沐 来源:新华网
西沐先生在2014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交易会创新高峰论坛暨中国艺术品投融资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在2014年9月29日召开的由文化部、北京市政府主办的2014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交易会创新高峰论坛暨中国艺术品投融资论坛上,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西沐先生做了题为新时期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战略取向的主旨发言。西沐指出,艺术品产业是一个全新的业态,是产业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产业经济的共性组成部分以外,我们应更多地研究艺术品产业本身的特性、规律及行为等问题。在实践层面,研究艺术品产业的重要目的是关注艺术品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本目的之一就是研究探讨促进艺术品产业资源在艺术品产业转换及发展层面上的优化配置。在新的发展时期,中国艺术品产业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他主要从新时期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新业态的特征、战略取向及难点与突破口五个方面谈了对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一些认识。 西沐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艺术品价值链也在培育与建构的过程中不断得以拉伸与延长,与此同时,艺术品产业链也在价值链的推动下不断形成并发展着。这里有四个基本的预估数据,可以大体地勾勒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状况: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额(包括私下洽购)已基本稳定在了700亿元这一平台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总成交额(包括私下交易)也已突破4000亿元的水平,工艺品的交易额也已经突破了1万亿元的规模水平,参与艺术品产业或是爱好艺术品收藏投资的人群已超过1亿人。可以说,艺术品产业正在成为文化产业及我国经济与结构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力军。 西沐指出,虽然中国艺术品产业当下面临极其有利的发展机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艺术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困难与问题。概括地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艺术品产业中资产特性“轻”,影响了金融资本的进入。由于缺乏科学公正的评估评价机制,金融支持艺术品产业尚未达到规模化与成熟化的发展阶段。目前,金融机构大多数还停留在“抵押为本”的运作模式上,与艺术品产业的资金需求形成大的缺口。二是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规模“小”。由于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其发展总体规模偏小,有影响力的艺术品牌及龙头企业缺乏。三是中国艺术品产业配套支持“弱”,在评估、监管、流转以及后续管理上,还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缺乏艺术品产业发展的补偿机制、退出机制及激励手段,更为重要的是,退出机制发育缓慢。四是中国艺术品产业主体的发育还处于萌生阶段,力量单薄,抗风险能力差。五是中国艺术品产业人才匮乏,需求与培养失衡。六是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相对封闭,国际化产业链的整合参与度低且低端,再加上发展布局分散,资源开发的趋同性严重,品牌意识不强,各环节孤立、断层、难成体系,产业化力度与国际化有待强化。 西沐在论坛上强调,结合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与经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来看,易于落地的主要包括两个大的部分:一是以版权为核心的产业创意与服务,这里既包括新业态的创新发展,也包括与传统业态的跨界融合与发展;二是艺术品及其产业的创新发展。在这一部分中,随着艺术品多元化、多样化、多业态的不断创新发展,艺术品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最为活跃、成长最为迅速的艺术产业业态。当然,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发展不是偶然的,更多地是国运与文化复兴不断推动的结果。首先,中国艺术品产业的消费能力正在不断地成长,其中,消费结构的转型是其成长的肥沃土壤;其次,巨大的消费需求正在被挖掘与唤醒;第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推动效应正在显现;第四,艺术美育大众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正在使艺术品产业的发展成为利用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美育及艺术大众化发展的一条重要的路径。 在发展中国艺术品产业的过程中,西沐认为已摸索出了一个基本的架构,这一架构我们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第一,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发展必须紧密依靠科技进步,必须大力发展艺术品产业技术,特别是面对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处理与管理技术融合所可能带来的因为艺术品产业技术跃升产生的新产业、新业态的创新发展。第二,中国艺术品产业必须发展与金融业融合发展的业态,要大力发展艺术品产业金融,不断推进中国艺术品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发展的进程、水平与能力。第三,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发展必须做实产业基础,必须做牢产业支撑与服务体系。没有稳定的市场体系与产业主体,没有艺术品产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政策、人才等产业支撑服务体系,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发展就会流于口号。第四,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前提是需求导向,核心是培育、挖掘与满足消费需求,培育与发展艺术品的消费能力。第五,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文化立场,要从两头整合资源,吸取力量:一是向传统文化回溯,特别是向民间艺术学习;二是要面向世界,要有国际化的视野。 在中国艺术品产业的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西沐说,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基本构成是多向度的。从产品体系上讲包括原创艺术品、艺术衍生品、艺术品顾问服务等;从产业主体上讲包括企业与机构、专业与行业组织、支撑服务体系主体、社会化体系主体等;从产业体系上讲包括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产业支撑体系等。另外,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他同时认为,艺术品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它有其独特的产业特质与内在的一些特征。一是中国艺术品产业推崇创新和创造力,是典型的创意产业。二是垂直整合能力强,在这里,授权是核心,创意是灵魂,发力产业链是根本。三是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延伸领域极其广泛,它不仅包容了“以物质资本、经济资本为运转方式”的传统产业,还拓展了“以智力资本、艺术资本、社会资本为运营方式”的新产业内涵。四是中国艺术品产业所体现出的空间差异性较强,许多类型的艺术产品在偏好各异的消费总是和特殊的地理位置联系在一起的。五是中国艺术品产业与一个国家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它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生活品质形象,它是知识经济时代与人民生活文化水平提高的产物。而这些产业特质与内在的特征,无不是艺术品资源本身的规定性所决定的。这也是我们研究与探讨中国艺术品产业战略发展方向的基点与出发点。 在分析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战略取向、难点与突破口时,西沐强调,在当下的状况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互联网”融合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实现与寻找市场机制与政府意志融合的接口。他认为,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取向: 第一,基于艺术品资源的内在特征,沿着艺术品价值建构、价值发现、价值管理、价值实现、价值转移这一价值链条而形成的艺术品产业链条。目前,这一产业链条虽然发展的迅速,但金融参与度低,产业水平初级,空间巨大。而这一取向的难点是如何实现艺术品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其突破口就是要积极建构以艺术品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发展的平台化体系,进一步对接金融及产业支撑体系,整合资本市场的资源,为市场提供多元化、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来满足不同的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第二,基于艺术品价值延伸基础上的产业链的构建,如艺术授权与艺术衍生品产业、艺术品产业所聚合而成的艺术服务产业,除金融服务之外的艺术品集保、修复、物流、培育等服务产业,可以说是方兴未艾,发展的空间与前景已经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而这一取向的难点是如何认知与积极参与到国际艺术品产业体系的创新与再造过程,在国际艺术品产业链重塑与再造过程中把握机遇,找准定位,摆脱产业链竞争中的低端状态。突破口就是围绕艺术授权的快速发展,建立在国际化语境下的本土化的创意、生产、流通、消费的产业格局。特别是围绕价值建构,发展不同层次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的建设尤为重要。 第三,基于新的科技融合而形成的新的工艺、新的交易形式、新的产业路径及新的产业形态,艺术品产业可以说是未来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新科技融合发展的领域。因为巨大的潜在需求是科技融合创新的用武之地,更是产业资本携产业科技的逐鹿之地,空间不言而喻。主要的难点是如何找到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方法与路径,特别是依托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与管理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形成创意、生产、流通与消费资源的新融合与新配置,提升产业水平与效率。突破口有两个:一个是基于艺术品产业科技的创新发展,另一个是基于艺术品产业科技与其他产业业态的新融合与新发展。 (西沐: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主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