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法  来源:中国书法网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作者:张法

  水墨画会成为中国美术的文化象征吗?——试论水墨画在当代的崛起、演进、论争、意义

  一、水墨画:全球造势和话语热点后面的询问

  近年来,从美国到德国到台湾,水墨画呈现了一个全球性的造势高潮:2008年5月17~18日,由(美国)中国现代艺术协会主办、亚洲协会艺术博物馆、美国多元文化集团、中国美术馆协办,“中国水墨画美学体系”国际研讨会,在纽约市亚洲协会艺术博物馆举行。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出版社总社、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圣若望大学亚洲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同年,由中国美术馆和德国柏林国立博物馆、德国德累斯顿国立艺术收藏馆联合主办“中国当代水墨画展”,6月26日在柏林,27日在德累斯顿开幕。2009年2月21日~3月22日由中国美术馆与台湾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新象——2009两岸当代水墨展”……同时,国内的一流美术学人,开始了关于水墨画的新一轮热烈言说:

  薛永年:《水墨画与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载《中国花鸟画》2009(4)

  范迪安:《水墨本色乃其精神属性》载《艺术·生活》2009(1)

  邵大箴:《传统水墨画的变革方向》载《艺术·生活》2009(3)

  殷双喜:《水墨画中的现代主义》载《艺术·生活》2009(5)

  贾方舟:《现代水墨的三分天下》载《艺术·生活》2009(1)

  陈池渝:《当代水墨画中的唯美倾向》载《中国美术馆》2009(7)

  朱其:《中体无体,西用无用——当代水墨的本土化困境》载《中国艺术》2009(3)

  王林:《空洞的繁荣——90年代中国水墨艺术透视》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3)

  易英:《关于实验水墨的种种问题》载《艺术·生活》2008(3)

  鲁虹:《从现代水墨到当代水墨》载《当代中国画》2008(3)

  张羽:《水墨,是一种精神——当代实验水墨的艺术史意义及其语言特征》载《画刊》2007(03)

  秦修平 大鱼2018—1

  从第一个方面(即全球造势)可以看到水墨画的巨大声势,从第二个方面(即理论言说)可以看到水墨画是既热且乱,视点多元,各持一词,仅从上面所引标题,可以看到,水墨画有“传统水墨”、“现代水墨”、“当代水墨”、“实验水墨”的不同称谓,有它的“文化关联”、“精神属性”、“语言特征”,有其“种种问题”和“困境”……从这两面,可以感到,水墨画,这个老而新的问题,正以一种强烈态势,呈现在正在融入全球化的当代中国的艺术学和文化学面前,同时也以巡游展览和理论言说,呈现在对中国越来越关注的世界艺术学和文化学面前。

  这里要问的是:为什么水墨画得到了巨大的突出、关注、争论?

  如果联想到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不断成立和国学在国内的持续热烈讨论,基本上可以想到水墨画在世界和在海峡两岸四处展示的内在涵义,这是一种最能让人感到中国特色的画种,然而,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画种能够作为中国文化的美术象征吗?这里讲的中国文化不仅仅是古代的中国文化,而且是当代的中国文化,是一个在全球化时代对世界具有当代意义的中国文化。讲到这里,初一看来,水墨画最能代表中国,最有条件成为绘画上的中国符号和美学上的文化认同。具体问进去,它能代表怎样的中国?是怎样一种中国符号?问题又异常地复杂起来,而且,无论水墨画有怎样的复杂关联,它首先是一个画种,各种复杂关联又都要回到美术学的问题上:水墨画不但要解决自己的文化象征(symbol)问题,不但要解决自己现代身份(identity)问题,还要解决自己的绘画特质(aesthetics)问题。正是在画内画外的复杂关联中,水墨画的讨论和争吵,剪不断,理还乱,非始今日,而今的乱浪,如黄河九曲,从现在延伸到过去,又正漫向未来……

|<< << < 1 2 3 4 5 > >> >>|



上一篇:疫情肆虐股市熔断 海外艺术市场正在自救
下一篇:书法“雄浑”审美形成中的民族心理作用


相关新闻

中国美术馆有序开放 每日限额500人

袁思陶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图像创作方式的综合与跨越

张亚萌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图像创作方式的综合与跨越

张亚萌

 

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海南开展

郭程

 

中国美术馆呈献“艺久情长——卢是百年诞辰美术文献展”

周玮

 

中国美术馆等举办钱松喦诞辰120周年纪念展

周玮

 

百件“中国好手艺”亮相中国美术馆

王子铭、周玮

 

中国美术馆等举办钱松喦诞辰120周年纪念展

周玮

 

中国美术馆等举办钱松喦诞辰120周年纪念展

周玮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入评选阶段 将产生“中国美术奖·创作奖”40件

周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