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在史无前列的“十年动乱”即将结束的前一年——1975年10月的某一天,在中国美术馆正厅的左侧第一幅画作前,文化部的“领导”们和国家美展办公室的负责人,正在听着“中央首长”的点评:“大寨田里怎么能长杂草呢……”这位“中央首长”,便是江青。这幅画,便是本文所要介绍的,虽不算名画,但在当时却有相当的影响、印数一度超过千万张、直接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内容的《革命代代如潮涌》。 因为“首长”的“评点”,作者被指令连夜赴京改画;因为报刊及出版社没有完全将“首长”的意见放在眼里,故发表的结果,有改动前的,有改动后的;四米多长的工笔画,为了当时的需要,作者竟画了两张;美术馆收藏了,又退给了作者;丢失了,又失而复得…… 一次不经意的机会,笔者有幸见到了这幅几经周折又失而复得,已被束之高阁的作品和画家——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省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关鉴,对这幅具有传奇色彩的画的“历险”过程和画家的生活有了全面的了解…… 六年积淤,饱含激情绘制“知青” 在“文革大革命”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关鉴所在的出版社也成了专门出版“文革”作品的中心机构。每天忙着校印毛主席的著作和画像。1969年8 月的一天,关鉴受命和同事一起去吉林省双阳县检查毛主席的著作的印刷质量,半路上突然遇到了一个人山人海、红旗飘扬、锣鼓喧天的场面。原来是一个公社的社员欢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仪式。当时正值距毛泽东主席1958年12月22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发表半年之际,这一运动的浪潮可谓达到了高峰。在此之前,乐于读书看报听新闻的关鉴知道最早作为“新生事物”而上山下乡的蔡立坚、刑燕子、董加耕等人的事迹,但见到这么激动人心的场面还是头一次。 那一天,关鉴被青春热血激荡着,在欢迎的人群和“知青”队伍里流连忘返——那十七八岁的胸戴大红花的青春少年脸上的流光溢彩震动着他,农民老大妈手拉着城里来的青年含泪欢笑的情景感染着他。他心中立即萌生出了一个念头——要是把这个感人的场面绘成一幅画该多好啊。回到单位后,关鉴的头脑里还久久地浮现着那个激情澎湃的场面,他试着绘制了几幅小草图,但都感觉上不如眼见的场面壮观,他想画一幅大的,但碍于当时家庭7 平方米的窄小空间和单位上每日杂乱的工作,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他想等到条件好一点再画吧,就放下了。结果这一放就是6 年…… 1975年6 月,为庆祝“文化大革命”取得的成绩,国庆节将举行不同程度的庆祝活动。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决定举行“庆祝建国26周年美术作品展览”。文化部、中国美协等单位随即通知全国各文化单位为“美展”筹备作品。吉林省文化部门闻讯立即着手搭起“年画创作学习班”的架子,要求全省画家立即绘制草图。身为单位“典型”干部的关鉴也无一例外地被指令:拿出专门时间画草图,准备送审。 当时,关鉴和妻子何淑媛带着两个幼小的孩子,住在由单位车库改制的9 平米的小房里。窄小的空间,冬天结霜、夏天漏雨的凄惨生活,早已把他操笔绘画的心淹没了,但面对指令,他别无选择。 关鉴在单位的一间大房子里先占据了半面墙。一进入创作中,6 年来在头脑中淤积的人物形象一个个立即“跳”了出来。为了总结以往的教训,他把这幅画设计为4.5 米长、1.5 米高的巨制。白天里,关鉴在单位一站就是一个白天忙着勾稿,晚上下班回家后,他又半跪在床上仔细勾勒画中主要人物的音容笑貌……在构思中,凭着早些年见过的报纸上登载的“知青代表”董加耕、 |
||||||||||||||||||||||||||||||||||||||||||
|
||||||||||||||||||||||||||||||||||||||||||
上一篇: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历史真实故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