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油画网

  明清建筑艺术耗费了大量人民血汗,也是无数匠师智慧的结晶,他们大都有情湛的技艺和高深的艺术修养。其中有的出身于劳苦阶层。

  元代建造大都达十八年之久,征调民工数万人。在迁都择地及规划设计上忽必烈的谋臣刘秉忠曾作出贡献,水利学家郭守敬在勘测和解决大部水系上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建筑大都的能工巧匠多已失考,当时的石雕多出于河北曲阳的石匠,据知有杨琼、王道、王浩等人。参加大都建筑的还有少数民族及外国工匠,如阿拉怕人也黑迭儿主持营建殿堂衙署很有法度,当时大都建筑也融合有域外风格。

  明代北京宫廷主要建筑历时十五年,集中二、三十万人之劳力,零星见于记载之工匠则有:瓦工杨青,木工蒯祥、蒯义、蒯纲,工艺师蔡信等人。杨青系松江人,有精思巧艺。吴县木工蒯样技艺超群,人称“蒯鲁班”,他至弘治时已八十余岁仍在京师供职。嘉靖时重建宫殿则有优秀木工徐杲。明末清初的梁九、清代的雷发达及其子孙也都是营建巧匠,特别是雷家善于设计及制作模型,人称“样式雷”。

  明清园林之设计人材多集中江南一带,以叠石著名者有计成、石涛、张涟、戈裕良等人。

  计成(公元一五八二?年)字无否,吴县人,少时性嗜图画,宗荆(浩)关(仝)笔意,曾历游北方及湖北等处,后居镇江。由于他擅画并广游览,因而胸有丘壑,设计不凡。他于五十二岁时著有《园冶》一书,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节。其中门窗栏杆及铺地附有大量图示,掇山中有法无式,虽不附图,但其中讲境界,野致,叠石注意皱纹,仿古人画意,注意竹木搭配创造佳境。他又把借景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并强调借景处理“为林园之最要者”,立论精辟,为专论园林艺术之完备论著。

  张涟,字南垣,江苏华亭人,明清之际叠石家。少时学画,善人像及山水,后来以叠石见长,所作大家名园甚多,善为平冈小坂,曲岸回沙带有自然野致的境界,经营设计时将山石林木屋宇及内部陈设统一考虑,不事雕琢而妙合自然。黄宗羲称赞他“移山水画法为石工,比之刘元之塑人物,同为绝技”。其子继其业,据说曾参加北京瀛台、玉泉山、畅春园等营建,颇有影响,人称“山石张”。

  石涛和尚为清初著名画家,据《扬州画肪录》载石涛“兼工叠石,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累石胜,余氏万石园出道济手,至今称胜迹”。又据传他曾在扬州叠片石山房假山,高五六丈,甚为奇峭。万石园早已荒废,片石山房尚有遗迹可寻。



上一篇:明代写意花鸟画的发展
下一篇:仇英临摹保护古画


相关新闻

明清时代的工艺美术

佚名

 

明清时代的雕塑艺术

佚名

 

明清时代戏曲小说的版画插图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