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雕塑与人文 作者:佚名 热度:
关键词: 生态雕塑 人文生态雕塑 自然生态雕塑 类自然生态雕塑
提要: 艺术领域作为人类精神的家园“生态观念”自然在艺术作品中有所表达。由于雕塑艺术的艺术独特性,对生态观念及生态文化的反映也呈现出其独特的形式与魅力。首先从生态观上来看至少可分为三类:一、人文生态雕塑 二、自然生态雕塑 三、类自然生态雕塑 从生态雕塑的材料及媒介上至少应分为:天然生态材料和生态环保媒介材料。
21世纪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各个领域都在研究、探讨生态与环境,艺术领域作为人类精神的家园“生态观念”自然在艺术作品中有所表达。由于雕塑艺术的艺术独特性,对生态观念及生态文化的反映也呈现出其独特的形式与魅力。
首先从生态观上来看至少可分为三类:
一、人文生态雕塑:
它侧重于雕塑主题的人文关怀,即侧重于雕塑表达内容的社会范畴,要求雕塑从立意、创作到完成,始终关注公众的审美需求、地域的独特文化、地方风俗、民族习惯、宗教禁忌以及城市的历史和发展方向,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感怀历史、陶冶情操、提升艺术修养、同时领悟城市文化,进而关注并参予城市和谐发展的一个物化载体,国内许多优秀的城市雕塑,如:兰州的《黄河母亲》,广州的《五年》,都是在对城市公众文化的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用真执的创作情感、亲切质朴得创作手法,在人们心中击起了共鸣,用雕塑艺术的手法在人们心灵的田野上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二、自然生态雕塑:
“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艺术家”在某些地方确乎如此,有多少哲人、学者,感叹过大自然的鬼爷神工,然而当我们真正面对这些大自然的杰作时,确又觉得无以言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太多的人工痕迹破坏了自然平衡,人们渴望重返自然,渴望亲近蓝天、碧水、绿地、群山,城市的高速发展却使人们终日不得不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穿梭,于是人们开始在城市内大面积的移景改造、人造景观,然而在我们一面满足于人造景观给自身带来的快乐时,却忘记了对原有自然生态的破坏。人们可以任意改变河流的走向,可以人造喷泉,可以荒山变绿地,可以沼泽变良田,但却不能改变自然的规律,不能从石中取水,不能大面积复制湿地,不能避免因过度开发而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及因此造成的地表沉降,而当我们回首过去时却发现原来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就曾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认真关注过,自然中巨大的山峰、嶙峋的怪石,奇绝的古树有多少似人、似仙、似物、似风的神来之笔,岁月磋砣它们历经风雨,同时在伴随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也将心中的期望与幻想物化其中。然而,也有许多却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记得,十年前新疆吉木萨尔县境内的戈壁上绵延几十公里范围内 静静的躺着数以万计的大大小小的硅化木群,其中最大的长度超过30米(目前吉尼斯界记录最长的27米),直径超过2米,横卧在两座土山之间,婉如一个巨大的石门,是何等的壮观。据说有人发现硅化木切成石桌面在东南亚很受欢迎,更有甚者用它碾碎做成麻将销往海外,牟取暴利,以致于现在到吉木萨尔来拍摄的国内外摄影家站在荒凉的戈壁上竞连一个象样的硅化木块也见不到了。而当我们再次见到立于乌鲁木齐南湖市民广场上的九米高的巨大硅化木天然雕塑时,无不感慨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无知,我想当年亨利摩尔在看到溪中的怪石时,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感慨。
三、类自然生态雕塑:
人们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远离自然,而人类内心深处却又渴望回到自然怀抱。于是,人造假山、仿真值物、人造景观开始出现在人们身边,同时利用自然天成之物完成的生态雕塑也汨汨而出,小到根雕、竹雕、植物园艺小品,大到大地艺术,这无不是人类感悟自然之写照。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前,人类逐渐开始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关系。我们今天不在无知的高喊“我们要改造自然,我们要争服自然”,而提出“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这其实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然而在人类意识到这些之后,在我们身边所做的大量人造景观,仿自然景观雕塑,是否都符合生态的要求呢?这恐怕是我们更需关注的话题,人们在得到了人造景观带来的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愉悦后,又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些人造景观、类自然生态雕塑,真的就“生态”了吗?这些“生态雕塑”所用之材料真的“生态”吗?一面大面积不切实际的建造人造景观、人工喷泉,取悦大众,一面无节制的滥用地下水,一面在人工美化自然环境,一面却在破坏生态,一面在公共空间立起了“生态雕塑”,一面在加工厂却垃圾成山,随处丢弃。这是我们要的“生态雕塑”吗?不是,至少那些垃圾不是,然而不容乎视的是这类伪造“生态雕塑”现象的确存在。
于是,从生态雕塑的材料及媒介上至少应分为:天然生态材料和生态环保媒介材料。
天然生态材料在生态雕塑中应用广泛,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着积极作用,“植物、水、冰、沙、石、木、盐、泥土甚至阳光和风,都可以作为生态雕塑创作的媒介,在生态雕塑家手中都可以变成丰富而富有生气的生态雕塑作品。这些生态雕塑有的会随着季节的变化、生长、消融,有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解,在制作过程中没有生态垃圾,保存下来的也可以和自然融为一体,有益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生态环保材料,这要首推陶瓷。陶瓷是伴随人类的发展,一步步走来的。在当今注重生态保护的时代,陶瓷这种媒介材料,在雕塑领域又显其魅力。首先是人类对陶土的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我们生活中无处没有陶瓷的身影,其次是陶土的环保性,没有辐射,没有生态垃圾,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耐酸碱、抗腐蚀,另外陶瓷所具有的丰富的机理、色彩斑烂的釉色,突破了原有雕塑的色彩单一的界限,为雕塑与环境的融合增加了更大的可能性。还有石材、金属等,这些取自大自然的原料,只要在生产、加工时注意对环境及生态的影响,都是生态雕塑可选的媒介,当然有些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材料,如某些工业化合物已经逐渐被淘汰,同时一些工业垃圾,生态垃圾又被雕塑家从环境中收回,变成了“生态雕塑”,这又是对护保生态、理解“生态雕塑”的另一种诠释。
生态雕塑是在人类生态观念、环保意识逐渐树立起来之后,生态观念在美学,尤其是在雕塑领域的反映。因此生态雕塑又总是注重与同边环境、景观的协调与融合。有时一个整体的景观造型就是一个连续的、集合的、多元的、开放的生态雕塑群。生态雕塑家在创作过程中不单要考虑雕塑的形式主题、材质、媒介,同时还要考虑雕塑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与公众的互动与对话关系。即在考虑雕塑的形式美感之外,还要对其功能性加以考虑,这要求雕塑家在创作生态雕塑的同时,不但要让雕塑从“架上”走向“架下”,从“室内”走向“室外”,同时也使雕塑家自身的思维从“架上”真正走向“架下”,走出室内,走向自然。在雕塑家与环境设计师、建筑师、园林工程师的合作中,雕塑家增强了环境及生态意识,同时也逐渐将生态雕塑推向“公共空间”,推向公众,实现与公众的对话,从而寻求公众的关注与认可。这是雕塑真正走向“公众”走向“生态”的有效途经。
生态雕塑由于其产生的社会学及美学因素,注定是一个多元的、多角度的、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体。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多种媒介、多学科、多种思维方式,在创作形式上吸纳、互融、推际出新,丰富雕塑的创作语言,拓展生态雕塑的内涵及外延,是当代生态雕塑家的必修课。如何理解环境与自然、自然与人类、人类与生态、生态与雕塑的关系,是我们真正理解“生态雕塑”的关键。
其实,“生态”就在我们身边,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生存态度,我们无需机械的评价什么是“生态雕塑”,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在“生态雕塑”产生的每个环节都用“生态”的观念来考虑问题。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肖像雕塑与中国文脉
下一篇:独具异彩的南朝陵墓石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