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佛教崇拜偶像,常在石窟内雕塑或绘画成许多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土等形象,这些雕塑、绘画通称石窟艺术。我国石窟艺术大多数形成于公元三世纪至八世纪。分布地区遍及全国各地。西北地区有:克孜尔石窟、库木头拉石窟、西克辛石窟、胜金口等石窟、敦煌莫高窟、文殊山石窟、万佛寺石窟、万佛洞石窟、马蹄寺石窟、天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泾川石窟寺、邠州大佛寺;北钟山石窟、石汉寺石窟等。华北、东北地区有: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南北响堂山石窟、万佛堂石窟等。华东地区有:济南附近石窟、驼山石窟、栖霞寺千佛崖、杭州附近石窟造像、通天岩石窟等。中南地区有:宝山石窟、龙门石窟、巩县石窟、鸿庆寺石窟等。西南地区有:广元千佛崖与皇泽寺、大足石窟、乐山凌云寺造像、剑川石窟等。

 

云冈露天大佛

    即编号第二十窟所雕佛像。前立壁于辽代前塌毁,造像露天。本尊为释迦坐像,高13.75米,面部丰圆,鼻高唇薄,大耳垂肩,两肩齐挺,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魏太和造像

    在北京海淀区车儿营村,遗存有北京地区最早的一尊石造佛像。雕造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三年(489),佛像连座通高2.2米,面部方圆丰满,双耳下垂,袒胸赤足,右手平举胸前,左手自然下垂,斜披袈裟,长袖垂地。下系羊肠大裙,衣纹以凸线表示,流畅有力。像后有雕刻精致的背光,分层刻忍冬纹、火焰纹、伎乐天人等。整个造像庄严大方,艺术水平极高,是北京文物中的瑰宝。

 

天保十年(559)石刻造像碑

    北齐遗物。1965年,安徽亳县咸平寺旧址发现。碑为四面造像,雕刻精美,为北齐时期代表作。残高124.5厘米、宽29.5-30.5厘米。背面雕佛龛一,龛下刻铭文,其余三面各残存三个佛龛,每面上龛的龛桅均雕人字帔,帔上饰璎珞宝盖。正面,上龛雕高髻 佛像立于莲座上,侧立二菩萨。右边的菩萨,一手提带,一手拈荷叶,背后一裸体童子作揭幔状。中龛雕戴花冠披璎珞观音像,并手坐于莲座上.二菩萨分立两旁.下龛仅存一高髻佛上身及莲花头光。右面,上龛雕一佛,高髻,结跏跃坐。旁立二花冠菩萨。中龛雕经变故事,共二十四人,以山为界,按故事情节分隔为七组。下龛仅存一浮屠和一飞天头部。左面,上龛雕一佛高髻,结跏趺坐于莲花须弥座上。二花冠菩萨侍立两侧。中龛主佛与上龛同,略小。侧立二菩萨和二弟子,后雕菩提树。下龛雕一佛二菩萨和二莲花化生。背面仅一龛,雕高髻佛像,袖手结跏趺坐、左侍立一菩萨戴花冠,举火珠,提裙带。龛下界以方格、横九格,竖存二十三格,上十六格刻造像铭文,下刻比丘、维那名。

天统三年(567)石济周等造像碑

    北齐遗物。1965年,安徽亳县成平寺旧址发现.雕刻精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碑高145厘米、宽4l.5厘米、厚25厘米,榫长11厘米。蟠螭额,两蟠螭间有一小龛,龛内雕太子立像,高髻,著多褶壁通肩大衫。中龛龛楣雕两飞天;裳带飘扬,飞翔于菩提树上。龛内一佛高髻,结跏,跌坐于莲花须弥座上,座的束腰处刻眼一只。坐下有二力士坐地弯腰、背承佛座,手托两莲座,座上立二菩萨,菩萨头戴宝冠,身披璎珞。下龛雕二金刚,袒胸赤足,怒目圆睁。金刚间有两卷发御狮人,骑在狮子背上,两人各以一手牵狮尾,一手拱托盘状物。龛下边缘雕饰山峦。
 
飞来峰造橡

    在浙江杭州飞来峰崖壁。有五代、宋、元石刻造像470多尊,保存较完整的有335尊,分布在峰顶伏犀泉上和金光洞(即射旭洞)、玉乳洞、龙泓洞内外以及沿溪的崖壁间直至呼猿洞以西。雕凿最早有纪年题记的,为金光洞内后周广顺元年(951)的弥陀、观音、大势至三尊。洞口北宋乾兴元年(1022)的卢舍那佛会浮雕最精致。过春淙亭,宋代弥勒讲经群像、主尊与十八罗汉,刻划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弥勒喜笑颜开,袒腹露胸,是最大的造像。元代造像数目最多,且题材丰富、雕刻精美、规模较大,为国内稀有。其中佛母准提像尤为突出。龛呈喇嘛塔形,刹旁供养天女飞翔,佛母三头八臂,端主安详,两侧供养,质丽虔诚,衣着轻柔,四个金刚威武有力。此外呼猿洞口的观音,与至元二十九年(1292)建造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菩萨,容像端丽,衣饰富有质感,继承了宋代造像风格。

成都万佛寺石造像

    万佛寺石雕佛教造像,包括南朝宋、梁和北周、隋、唐等历代纪年作品。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万佛寺遗址。总数达200余躯。现主要收藏在四川省博物馆。齐梁石造像,面形方正,潇洒秀丽,装饰繁细,通肩衣多褶襞,无袒右肩衣,具有地方特色。普通四年(523)释迎立像,头光及身光处各有一、二周莲花纹,外翔飞天。龛侧菩萨着靴·、登履,颔下有须。龛下刻六伎乐。龛背面用线刻出侍从簇拥的帝后、卧于床帐及手执拂尘的人物等供养群像,人物皆穿南朝流行的褒衣博带式冕服。大同三年(537)释迦立像,反映了北朝造像影响的增大,佛衣在胸前结带,下襟披覆整个佛座上,与北魏晚期龙门石窟的造像很接近。此时的菩萨像,也采用了天衣自两肩垂下交叉于腹部,再反悬肘上的做法。北周以后的造像,则糅合了北方浑厚,质朴的作风和当地的传统,形成一种面目圆润,造型丰腴挺秀的新风格。四川博物馆藏一件唐代力士像,袒露上身,胸佩颈圈,下着裙,肌肉怒张、有力。另一馆藏倚坐观音菩萨像,发辫四束披肩,头载三珠冠,璎珞粗大繁丽,坐于束腰高方座上,座下设莲花足踏,整体作风与广元皇泽寺大佛窟唐代造像相近,显示了南北造像风格的交流与融合。

 

唐十一面观音石像

    1976年河南荥阳大海寺出土。残高1.71米。高发髻,正面上刻八个小头像,最上面的是有高肉髻的佛像头,其下七个作菩萨装束,在左耳刻有凶相面,右耳后刻有善相面,正中脸眉间作白毫相。身雕六臂;两手胸前合掌,又两手说法相,两臂下垂,左手似执枝叶造像为菩萨装束,上身穿衫,下着裙,有项圈、臂训、手镯、披帛等饰物,膝以下残缺。《成菩提集》十一面观音条说:“十一面观音,密宗称‘变异金刚’,六观音之一。三面当前,面做慈悲相,右边三面做威怒相,左边三面利牙出相,后有一面做暴笑容,最上一面作如来相(阿弥陀佛),冠中有化佛”。十一面观音石像为唐代的石刻佳作。

 

铁影壁

    在北京北海北岸澄观堂前。成于元代,为一块中性火成岩雕成,两面浅雕云纹、异兽李,古朴雄健,因颜色和质地象铁,所以称铁影壁。高1.89米、檐口长3.56米;原在德胜门内铁影壁胡同,后移至今址。

 

孔望山摩崖造像

    孔望山位于江苏连云港海州锦屏山东北,摩崖造像刻在东西长17米、高8米的山崖上。现可识别并已编号的图像有105个;内容有表现佛本生故事的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和佛传题材的涅槃图,以及五比丘像、立佛、坐佛与胡人形象的供养人等。其构图布置、身后佛光、头上肉髻、手印范式等都符合佛教造像特征,因此,它是属于一处佛教石刻造像。造像分别运用凸面线刻、减地阴刻、浅浮雕和高浮雕几种不同的艺术处理手法,具有汉画像石风格。根据造像内容和艺术风格,加以综合判断,认为它是东汉桓灵时期的造像,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佛教石刻。我国佛教艺术的始源,一般认为是在汉末。但象孔望山这样规模的东汉佛教摩崖造像,却从未见过。它不仅是我国佛教艺术的早期形式,也是我国佛教艺术的重要超点。对于我国佛教史、艺术史和中外关系史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孔望山摩崖造像,于1980年6月,首次由史树青指出,是一处含有佛教内容的石刻,并认为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佛教造像。亦有学者认为孔望山摩崖造像不是汉代作品,而是在唐代前后。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雕塑界该提升什么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