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毅 来源: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和环境以一种现代化的模式飞速发展。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新材料的应用与研究、艺术的多元化、个性化雕塑教学应向何处去?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现在艺术院校雕塑系的条件较差,多为教室工作室,教育经费紧张,还不具备国外艺术院校工作室的多样性。都是用泥教学,制作人体,从小人体到等大人体,几大院校大同小异,有纪念脾体制,也有架上雕塑体制、本质上是一致的,雕塑之路越走越窄。 我曾经研究过北卡罗来纳的BOON市阿大雕塑艺术系的教学。阿大地区学生上大学容易,但毕业极难,学生交了学费就可上学。研修艺术专业。当几年学业完成后可创作很多的作品,举办展览,发表论文,由学院学术委员会评定其作品与论文的质量,决定是否发给毕业文凭。如果没获准毕业,可继续学习;也允许学生休学参加几年艺术实践,以后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业。有木雕工作室、石雕工作室、金属构件工作室、写实雕塑工作室等。学生进入学校后自由选择学习工作室,每个科目的人员数量由艺术科来平衡,他们的宗旨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造型的想象力、创造力。总体说,泥塑在于基本功的训练,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强项是创作写实人物的雕塑,更多面对的是人文写实的架上雕塑,或纪念性的历史题材的人物雕塑,真正在这一门类做的出色难度是很大的,确实需要真才实学加上天赋。但现在的环境和科学的发展,使人的思维和想象已扩展到整个世界或外太空宇宙,人们从心理要求上不仅关心人的自身,而更多的是关心人类的未来。通常经过泥塑写实训练的雕塑家不愿冲破用人物表现主题的手段,在创作工艺上只是单一用泥和石膏,这样很难处理好市场所要求的大型标志性的方案。有句话说得好:“艺术不在乎你作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去作。”艺术创作不允许重复,因此要求雕塑家不仅对写实的雕塑把握好,还要更多的去研究构成学、符号学、材料的制作工艺。现实要求雕塑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因为城市和人的思维审美要求发展的极快,基本上是跳跃式的态势,所以大学生学完五年后,应成为一个能够基本进行公共艺术的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