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二节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名称:梁武平忠侯萧景墓石兽 标号:167 名称:梁靖惠王萧宏墓石兽 标号:168 名称: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石兽 标号:169 名称: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兽 标号:170 名称: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兽 标号:171 名称:安徽亳县三国时代墓砖残刻奔马 标号:172 名称:西魏文帝元宝炬陵石兽 标号:173 名称:陕西长安城址夏赫勃勃石马 标号:174 名称:河南邓县出土墓砖浮雕 标号:175 名称:河南邓县出土墓砖浮雕 标号:176 名称:河南邓县出土墓砖浮雕 标号:177 名称:河南邓县出土墓砖浮雕 标号:178 名称:河南邓县出土墓砖浮雕 标号:180 名称:湖南长沙西晋墓出土陶骑士俑 标号:181 名称:南京东晋墓出土陶女俑 标号:182 名称:河北景县出土北魏陶坐女俑 标号:183 名称:河北磁县东魏墓出土陶女俑群 标号:184 名称:河北景县北魏墓出土陶男侍俑 标号:185 名称:北朝陶双僮俑 标号:186 名称:山西太原北齐墓出土陶牛车 标号:187 名称:北朝墓出土陶猎狗 标号:188 名称:北齐墓出土陶骆驼 标号:189 名称:山西太原出土北齐 标号:190 名称:北朝墓出土陶伎乐俑 标号:191 名称:北朝墓出土骑伎俑 标号:192 名称:洛阳北魏墓出土石棺线刻 标号:193 名称:敦煌二五九窟彩塑释迦佛 标号:197 名称:敦煌二五七窟彩塑坐佛 标号:198 名称:敦煌二五一窟彩塑胁侍菩萨 标号:199 名称:敦煌四三五窟彩塑天王 标号:200 名称:敦煌四三一窟彩塑三尊像 标号:201 名称:敦煌二五四窟壁翕交脚菩萨 标号:202 名称:敦煌壁翕思惟菩萨 标号:203 名称: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金塔寺石窟中心塔正面造像示意图 标号:204 名称:甘肃永靖枘灵寺石窟一六九窟西秦时代泥塑立佛 标号:205 名称:甘肃天水积山外景 标号:206 名称:甘肃天水麦积山一三三窟山水人物壁塑 标号:207 名称:麦积山一二七窟彩塑胁余侍菩萨 标号:208 名称:麦积山一二一窟彩塑佛弟子、菩萨 标号:209 名称:麦积山一二三窟彩塑坐佛 标号:210 名称:麦积山一二七窟佛背光石雕飞天 标号:211 名称:麦积山一二三窟供养人 标号:212 名称:麦积山一二七窟佛背光石雕飞天 标号:213 名称:麦积山一三三窟石雕造像碑 标号:214 名称:麦积一三三窟石雕造像碑 标号:215 名称:麦积山一二三窟彩护法金刚 标号:216 名称:麦积山一二二窟彩塑护法金刚 标号:217 名称:麦积山北朝残彩塑菩萨头 标号:218 名称:麦积山七佛阁长廊北周彩塑飞天 标号:219 名称:山西大同云冈窟全景 标号:220 名称:云冈第八窟拱门内侧 标号:227 名称:云冈第八窟后室窟顶天浮雕 标号:228 名称:云冈第八窟拱门内侧托钵双供养人 标号:230 名称:云冈第二十窟坐佛 标号:239 名称:辽宁义县万佛堂西部第六窟弥勒佛残像 标号:249 名称:辽宁义县万佛堂东部窟翕雕像 标号:250 名称:甘肃庆阳寺沟石窟群 标号:251 名称:庆阳寺沟石窟“佛洞”中七佛(局部) 标号:252 名称:洛阳龙门石窟全景 标号:253 名称:龙门宾阳洞中央坐佛 标号:254 名称:龙门宾阳洞中央坐佛(侧面) 标号:255 名称:龙门宾中洞南侧壁立佛和胁侍菩萨 标号:256 名称:龙门宾阳中洞洞内局部 标号:257 名称:龙门宾阳中洞洞门浮雕 标号:258 名称:龙门宾阳中洞洞门右壁帝后礼佛图 标号:259 名称:龙门莲花洞洞顶(部分) 标号:260 名称:龙门莲花洞南壁北齐小龛雕像 标号:261 名称:龙门药方洞北齐胁侍菩萨 标号:262 名称:龙门药方洞窟门装饰浮雕 标号:263 名称:龙门古阳洞壁龛装饰浮雕 标号:264 名称:龙门古阳洞南壁龛佛背光和佛龛 标号:265 名称:龙门古阳洞南壁龛护法神王浮雕 标号:266 名称:龙门古阳洞南壁龛装装饰浮雕 标号:267 名称:龙门石窟寺窟楣装饰浮雕 标号:268 名称:龙门火烧洞窟楣装饰浮雕 标号:269 名称:河南巩县石窟寺第三窟中心塔中心塔正龛飞天浮雕 标号:274 名称:河南巩县石窟寺第三窟窟顶天花 标号:275 名称:河南渑池鸿庆寺石窟第一窟佛故事浮雕 标号:277 名称:河南渑池鸿庆寺第一窟佛故事浮雕 标号:279 名称:河北磁县南响堂山石窟第五窟(上层第三窟)窟廊 标号:280 名称:河北磁县南响堂山石第五窟窟门内上楣北齐小龛佛涅磐图 标号:281 名称:河北武安北响堂山石窟第二窟胁侍像 标号:283 名称:北响堂山第五窟龛楣纹饰浮雕 标号:284 名称:南京栖霞山千佛崖古窟群 标号:285 名称:河南襄城出土北齐石雕造像碑佛龛造像 标号:290 名称:北魏孝昌石雕造像 标号:293 名称:魏武定石雕造像 标号:294 名称:山西太原出土北周石雕思维菩萨 标号:295 名称:北朝镏金释迦多宝佛 标号:296 名称:河南洛阳出土北朝石刻线画 标号:297 名称:北魏曹望喜造像座浮雕 标号:298 名称:山西大同北魏墓出土石基座雕刻 标号:301 名称:河南安阳北齐墓出土黄釉扁瓶浮雕 标号:302 第五章--第二节 第二节 陵墓石雕和墓室雕塑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就其实际内容来说,由于统治阶级的需要,使之区别为两大类。首先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而制作的属于宫殿、陵墓内外的雕塑作品,其中包括附于建筑物的雕饰和随葬墓俑。其次是供其精神生活所供奉并用以统治人民思想的神祗偶像,主要是属于佛教的雕塑制作。前者由于历史久远,各时代的宫殿建筑早已沦为废墟,仅存的是各代帝王贵族和官僚地主的一些陵墓雕塑。秦汉时代的雕塑遗物几全属此类。到南北朝时代,汉末传人中国的佛教受到了统治阶级的信仰和重视,并利用其加强自身的统治。因此,佛教广为流行,宗教雕塑异军突起,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大占优势,以致与陵墓雕塑形成并美的双壁。 为了和秦、汉两代的雕塑取得衔接,这里先介绍这一时期的陵墓雕塑。 一、陵墓石雕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群雄割据的动乱时期,历史、地理上的变迁很大,旧的典章文物,有失遵循,以致这时期的帝王贵族陵墓,能确有考证的为数不多,连东汉时期地方太守墓前雕置护墓石兽的风习,在这时期内也不可一见。西晋所在的洛阳和东晋所在的南京,近年虽有少数墓俑出土,但不能全面体现这一的·期墓兽石雕的造型特点。一直到了南北朝时代,尤以南朝的宋、齐,梁、陈,大型的护墓石兽才又出现在帝王贵族陵墓前。由于这类南朝陵墓石雕的造型特别突出,因而它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尤其是陵墓雕刻艺术史上,其成就是可与西汉霍墓石雕同列并美的。 南朝帝王贵族墓地,分布在南京市和丹阳县城附近。南京是南朝国都所在,月·阳(古称兰陵)是南朝齐、梁两朝萧氏大族发基之地,因此,这两朝的帝王死后,多运此安葬。 ①南京市附近的南朝陵墓,多集中在市区东北的尧化门外和东南的麒麟门(今中山门)外,现已知的计有以下十八处。 一、梁武平忠侯萧景墓,现存护墓石兽二,墓表一。 二、梁忠武王萧儋墓、现存护墓石兽二,墓碑一。 三、梁忠烈王萧恢墓,现存护墓石兽二。 四、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现存护墓石兽二,墓表一,墓碑二。 ① 早在三十年代就有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希祖从事研究南朝陵墓石雕,著有《六朝陵墓调查报告》一书,其子朱契继元,著有《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对于南朝陵墓石雕有详细介绍. 五、梁新渝宽侯萧英墓,现存墓表一。 六、佚名帝陵,现存护墓石兽二。 七、佚名南朝墓,现存护墓石兽二。 八、佚名南朝墓, (在笆斗山),现存墓表一。 以上八处,在南京市郊尧化门外去栖霞山的公路两侧和东北郊区。其中第六也有人考证为宋文帝刘义修长宁陵。 九、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现存护墓石兽二。 十、粱靖惠王萧宏墓,现存护基石兽二,墓表石础二,墓碑一。 十一、梁建安敏侯萧正立墓,现存护墓石兽二,墓表一。 十二、佚名南朝墓,现存墓表一。 十三、佚名南朝墓,现存护墓石兽二,墓表一。 十四,佚名南朝墓(在江宁县),现存护墓石兽二。 (已残缺) 十五、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现存护墓石兽二。 十六、佚名南朝墓,现存墓表一。 十七、陈文帝陈茜永宁陵,现存石兽二。 以上九处在南京市郊东南麒麟门、淳化镇、上方镇等处。 十八 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现存石兽二,墓表二。 以上一处在南京市东南句容县境的“狮子干”。 在丹阳县境的南朝陵墓,已知者共有十二处。 一、齐高帝萧道成泰安陵,在县城东北5公里,现存护陵石兽二(已残毁)。 二、齐武帝萧赜景安陵,在县城东16公里,现存护陵石兽一,形象挺拔高俊,尾盘曲,甚完整。 三、齐明帝萧鸾兴安陵,在县城东北12公里,现存护陵石兽一,前左足已毁,飞翅浮雕精美,颇为罕见。 四、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在县城东北15公里泰安陵附近,现存护陵石兽二,其——完整,形象俊拔,惜尾有残损。 五、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在县城东北18公里经山东,现存护陵石兽。雕刻精美,造型生动,腾骧欲飞。 六、梁武帝萧衍修陵,在县城东13公里皇业寺前,现存护陵石兽一,昂首、向前,姿态威武,超过齐陵所见。 七、梁文帝萧顺之建陵,在修陵南半公里,现存护陵石兽二,墓表二,墓碑二,规模之宏大完备,冠于其他各陵。 八、齐前废帝萧昭业墓,在县城东20公里,现存护陵石兽二,形体较小。 九、齐后废帝萧昭文墓,在县城东21公里,现存护陵石兽二,形体较小。 十,梁简文帝萧纲庄陵,在县城东北20公里,现有石兽二。 十一、齐废帝萧宝卷墓,在县东北约16公里,墓前无石兽,是否已沉没地—下?尚待考查。 十二、齐和帝萧宝融恭安陵,在县东约17公里,陵前新发现石兽一对,①一独角,一双角,均昂首挺胸,张口伸舌,威武雄壮。 除以上十二处外,另在县城东南10公里陵口镇遗有与墓兽相类的石兽一对,夹河而立,形体高大。·据《舆地志》载: “陵口有大麒麟辟邪夹道,四时公卿行陵,自方山下乘船入兰陵,经此升安车以至陵所”。则陵口二石兽,应为当时陵道入口处的装饰物,而非陵前所置者。 南朝陵墓现有的特点,是绝大多数只遗有护墓石兽而不见坟冢,这种情况可能是地理关系,因南方水田沟渠多,如系平地筑起的土坟,就很可能因年代久远而容易流失湮没。在南京附近的十七处陵墓,仅尧化门外甘家巷南,地名“狮子冲”的宋文帝长宁陵一处是依山丘起坟以外,其它多是在平地上;又甘家巷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石兽墓碑所在地,现已建为小学,在小学的背后,隐约有一土丘,是否即其墓尚不能定。 南朝帝王陵与贵族墓的区别,在于护墓兽不同。一般情况,帝王陵前多为“麒麟”贵族官僚墓前多为“辟邪”,这两种动物都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是古代统治者为了抬高自己而编造出的有神话意义的所谓“瑞兽”,并令工匠雕置陵墓前,以显示自己的特权。所谓瑞兽,也都是借助于狮、虎等猛兽形象,尽量加以夸张,工匠虽是奉命而作,但这些凶猛威武的生动形象得以创造出来,是通过雕刻者的智慧、才能方可实现的。至于“麒麟”与“辟邪”的区别,显 ①详见《江苏丹阳县胡桥,建山两座南朝墓葬》—《文物》1980年2期 然又有尊卑之分,麒麟被古代视为奇珍,只有位居天子的皇帝,才能有资格用它来保卫宫殿和坟墓。 就现能看到的实物来说,在公元初年的东汉,有些地方官的坟墓上已用石雕辟邪作为守护,这些石兽除生有双翼为其特征外,它的形象既类狮, 更类虎,有时狮的形象多一些,有时虎的形象多一些,有时又是狮首虎身,看来其形象系凭借雕刻匠师们在狮和虎的凶猛形象的基础上,加以想象而雕出的。到了南朝时代,可能是由于进一步追求表现凶猛威风,因而狮的形象占有统治地位,就连变形更多的麒麟,也是以狮作基本形象的。这说明南朝陵墓石兽,虽是继承了汉代墓兽的传统造形,但仍是有所发展变化的。更大的发展变化是在体积上加以扩大。我们都能意识到,不论绘画、雕塑,特别是体积感强的雕刻作品,其体积的大小,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尤其是表现凶猛雄强一类的对象,如将体积加大,就更能增加强大的感染力。南朝的雕工们为了能使这类石兽达到威吓人民和逼退鬼魅的目的(当然其中有统治者的意图),不仅在形象上尽量加以夸张,雕出昂首跃进,张口吐舌的凶猛相,而且把体积特别加大加壮,好像仅用此庞大的形体就可把对方压服、慑服。著者在未曾亲见这批石刻之前,多次见到东汉石雕墓兽,初见时也曾因其挺拔的形象而感到它所具有的雄猛气势,值得称道,但如果以之与南朝陵墓前巨型的同类作品相对比,显然感到前者因体积较小而失去原有光彩。 (当然虽大而软弱无力,也是不可取的),南朝陵墓石兽之所以特别显得突出,也正是因为它既有气势而又体积庞大之故。 在南京附近的南朝陵墓,以齐、梁两代王公贵族的墓葬为多,因而石兽多属辟邪一类。也许由于雕工们彼此间的雕刻手法和审美观点的不同,因而所雕石兽在造型上各有特点,现举几件较完整、有代表性的作品介绍于下: 1.梁武平忠侯萧景墓石兽。 墓在南京尧化门外神巷村附近,现存有护墓石兽二,神道石柱一,柱之上端嵌有墓表石,刻“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武平忠侯萧公之神道”。石兽本已沉埋土中,是解放后经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挖掘整理后重新建立的,周身还留有没入土中一千余年所形成的土渍痕迹。石兽高约2.20,身长约2.50米,昂首吐舌,作前进的姿态。在造型处理上,雕工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把一个形类狮虎的动物予以神化,不仅双肩生有飞翅,而且四肢劲健,表现得无比的凶猛,显示出一种令人震惊的威慑力量。古代统治者以此庞然大物来守护坟墓,其意义当不单是驱邪避恶,同时也是吓唬人民,夸示其地位的尊严特殊,以加强统治势力。从这一石兽的造型手法上,可看出是在写实的基础上,主要是在威猛吼叫的狮子形态的基础上加以夸张的。南朝雕工能体会到猛兽的性格特点,更能以宏大的魄力和强力的表现形式表达出来,很成功地雕出这一雕刻杰作,是难能可贵的。 2.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石兽。 墓在南京麒麟门外张家库村西,现存护墓石兽二,墓表石础二,墓碑一。石兽的体积大小与萧景墓兽相近,但却另具一种风格。其特点是肢体圆劲有力,更显得气势磅礴,不可一世,在雕法上也使人感到技艺熟练精巧,以与萧景墓兽相比,就感到后者具有较为朴素的气质。这似乎不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是不同的工匠们的不同1j币承以及本人才智修养的体现。萧宏墓碑上的文字,由于长期的风雨剥蚀,多已难于辨识,但在向阳一面的碑侧,雕饰有八方连续花纹,雕法工整细致,可与同时代北朝多见的墓志边缘花纹比美,只是在花纹的结构上风格有所不同。 3. 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石兽。 墓在南京栖霞山附近甘家巷村的一所小学后侧,石兽和墓碑等都在这所小学的前院内。除二石兽完整保存外,还有墓表石柱一,墓碑二,另有龟趺碑座二,可能是由他处移来保存的。萧秀墓石兽在造型风格上与上述两墓的石兽又有不同,即运用较多的装饰手法,并把肢体夸张得特别粗壮有力,好像要以此慑服对方,也因它是在小学院墙之内,观者只能从近处端视,不能退远,因而更加强了体躯的庞大感。从雕刻手法上,可看出它是出自另外的名工之手。 4.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兽。 墓在南京市区的东南约50公里,地名狮子干,属句容县境的“石狮公社”,是距南京市区最远的一座南朝墓,也是南朝墓兽中形体更大的一处(目测高约3米以上)。当1974年9月著者前往调查时,正值农闲时期,田野中少有人迹,在一望无际的平野中,遥望有两个小黑点,知道这正是要寻访的石兽目标,沿着一片碧绿的稻田田埂走去,逐渐接近了这对屹立稻田中,分外显得气势雄伟的石兽,还有一对墓表石柱也完整竖立,只是未见墓碑,石兽和墓表全是浸沉在水田中。但其他墓兽,多数已倒毁不全,独此处虽已浸在泥水中一千多年,仍毫无倾斜沉陷,其基础工程之坚固可以想见。 萧绩墓石兽之所以显得形体特大,是由于它体躯直立而非行动姿态。在造型手法上,特别概括简练,使体积感增强。虽是直立,但却显示出起走之势,正所谓静中有动,生气毕现。面对这件大圆雕,很容易联想到西汉霍去病墓石雕中的卧马,也是卧地欲起,静中寓动的表现手法。不仅如此,即连利用巨石的剖立面以进行适当加工上,也与西汉卧马有某些相类之点。但如就形象神态的生动和雕技的熟练来评价;则其艺术感染力似稍逊于上述三处墓兽。 5.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兽,这一处是不属于南京而属于丹阳帝陵范围。距南京市东约80公里。梁武帝在南朝帝王中是统治最久的(公元503—548年)一个,他的护陵石兽也雕刻得特别高大、雄壮,在石兽造形上,由于是皇帝才能用以护陵的麒麟,它和辟邪在象形狮虎方面大体相同,只是又吸收了一些神龙形象的想象,颈部伸高伸长,使观者感受到一种特别高大的气势,这是符合统治者所需要的“君临天下,臣服万民”的权威思想的。石兽原为一对,现仅余一件。据实测,石兽高2.70、长3.30米,头上有双角,张口吐舌,姿态雄强,远远望去,很像一头高大的狮子在大地上迈步前进。而且雕法纯熟精练,造型完美,可称是南朝帝陵石兽雕刻中最为出色的制作。 以上五件墓兽石雕,是从现能见到的近五十件遗物中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制作,其它未选出者仍各有其特点和优点,不能一一列举。 在1979年出版的《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一书中的江苏文物考古三十年,有关于“陵墓石刻”的报导,并刊出齐萧赜景安陵石兽图片,其形象与上述梁武帝修陵前的麒麟完全一致。这类石兽有独角、双角之别,因而有人考证,独角者才是麒麟,双角者名为“天禄”(或天鹿),实则两兽的形象是相同的,并且也都是现实中没有的,而独角或双角,对艺术上的评价—关系不大。只是所谓齐安帝景安陵石兽,却不在前述陵墓石兽统计之内,想可属于新发现的。这样,南朝陵墓石兽又多了一处。 现在想提到的是对于这样一批优异的大型石雕的妥善保护问题。因为从雕置在陵前到今天已达千四、五百年,一直暴露在旷野中,受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严重,如仍任其风雨侵蚀,那将是祖国古文物艺术的极大损失。 1974年9月,著者曾再次去南京想对南朝石兽作三度巡礼,在尧化门外甘家巷小学萧秀墓兽座石边,发现新砸下的一块拳头大的青石块,经对证,果然是从右边一石兽头额上砸下的,感到十分痛心,疑心或出自无知小儿之手,当即求见小学教师,说明应对这类重要雕刻多加爱护。但这仅为偶然见到的现象。又句容县萧绩墓石兽,因长期浸在稻田泥水中,其中之一的背部和左前翼已出现裂纹,想若干年后,很有破碎的可能。如果不幸而倒毁,那将是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 南朝陵墓石雕的成就,反映了南朝约一百六十年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上的发展。而与之相对峙的北朝,却以佛教艺术特别取胜,但陵墓石雕极少遗留。北朝从北魏到北周,五个朝代的二十多个帝王的陵墓,以国都所在地来说,应分别葬在山西大同、河南洛阳和陕西西安三地,但墓前石兽已发现者,仅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的静陵和西魏文帝元宝炬的永陵陵前发现有石人和石兽各一件以外,其它各陵尚未曾发现①。西魏文帝元宝炬陵前石兽,原在陕西富平县,离西魏都城长安约五、六十公里,那里仅遗有石兽一件,因附近有一大冢并有县志记载,知为西魏文帝元宝炬陵。石兽现已运到西安市陕西省博物馆,列为该馆石刻馆中重要陈列品之一。石兽高约1.90、长约1.80米,昂首挺立,头类狮虎,但身躯四肢却类骡马,并且前后腿部都浮雕有火焰纹,用以表示神异。这种形象,与南朝以至汉代墓兽,毫无共同之处,真可称得上“怪兽”。这是属于北朝墓兽仅有的一例。我们从北魏墓志出土之多且精,知北朝君臣对于墓葬的重视应不亚于南朝,但何以陵前石人石兽特少?联想到西晋、东晋以及十六国,所有这些朝代的帝王,其陵前有无石人石兽雕刻,也都在不知之列。仅有遗留在故汉长安城内的石马一件,依刻石铭文看,是真兴六年(424)遗物,是建都于陕北横山县的十六国之一赫连勃勃的制作;虽非精品,但因属孤例,也就可贵了。以上这些,说明在此三个多世纪的战乱时期中,在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方面,南北方很不一致。由于战乱,使人民产生的逃避现实,向往天国的思想,在北方更显得浓厚,这正是后面所要重点介绍的佛教石窟艺术兴起和繁荣的原因。 二、墓室和墓俑雕塑 (1)墓室砖雕 中国以石壁建造墓室,就现已出土的实物说,是从东汉时代开始的,但在西汉时代,已经有应用空心大砖建造墓室的风习。这种砖墓,在陕西西安郊区和附近各县多有出土,河南的洛阳郑州一带也多出土这类空心大砖,砖面的雕刻纹饰,陕西、河南各有不同。只是有关砖墓室的结构,迄未见有考古文字报导,因而关于汉代的砖雕刻艺术,暂放在本书第四章第三节砖瓦塑造艺术中来论述。 ①《文物》1978年7期刊有两篇报导北魏在大同,洛阳两地帝王陵墓的分布情况,仅洛阳被考定为北魏孝庄帝静陵附近曾于1976年发掘出一件高约3米的石人,类似陵前侍臣(见《文物》报导附图). 1977年安徽省亳县县城附近出有三国曹魏时期曹操宗室墓葬多处,出土有各类明器葬品不少,其墓室多为砖石结构,在砖雕方面,除为数很多的字纹刻砖以外,有一墓发现线刻奔马纹残砖一块,这是一件颇可珍贵的三国时期砖刻艺术品,仿佛东汉武威墓室铜奔马的再现,(见下册图:172)而这一砖刻奔马,刻线简练轻快,颇似一幅奔马速写画,且轮廓准确,刀法娴熟,使我们不能不惊佩一千七百多年前民间艺术匠师的高超才华。 南北朝时代尤以南朝和东晋时代的砖建墓室,从近年出土的资料看,是颇为盛行的。甚至可以说,风行于东汉时代的石建墓室,到南北朝则改用砖建,这种改变的原因,是否与制陶手工业的发展有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关于南北朝时代的墓砖,其制作方式与秦、汉砖瓦雕塑类似,即沿袭了商、周青铜器纹饰的雕铸手法。首先是雕刻成阴模,再把它打印在砖坯上,使成为阳纹的浮雕实即线刻画然后再入窑烧制。但在东晋和南朝某些墓室中,出现了用多数墓砖接成为一幅图像的砖壁形式。如1961年南京郊区出土的一座南朝墓,墓壁上用几百块不同的阳纹线刻的砖面(砖的体积与普通砖的相类)合成一幅壁画式的“竹林七贤”图,布满了整个墓壁。又在后来出土的同类墓室中,也有以青龙、白虎为题材的壁雕图像,其制作方式与竹林七贤图同样是由多数墓砖拼砌而成的。据后人研究,制作这种壁砖的手续相当复杂,首先,要按照所设计的图像,画在一块大木板上,刻成阴线画,而后按照砖面的严格尺寸,从木板上按砖的大小逐一界出,再把刚模成的砖坯,按木板界格逐一打印成各不相同的阳纹线砖块,并按照上下左右顺序的砖逐一编号后,再入窑烧制方成。在垒砌墓壁时,即按原砖号编排使用,这样,砖雕的人物图像即自然组成。(1980年开始使用的北京新建国际机场,其中有几幅镶嵌瓷砖壁画,也是袭用了这种镶嵌法。)但这是一项精巧细致的工作,非有熟练的技术知识是难以成功的(参看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中国书画》第一期王靖宪《传神的画象砖》)。 1957年在河南邓县出土一座属于南朝风格的画象砖墓,其人物图像的构成形式是以砖面为单位组成墓主役使的侍从、仪仗和乐舞行列以及人物故事等,其人物,牛马的大小均以砖面的大小为限,也有在一块砖的横面上塑出三、四人不等,由几块砖面即可排成一长的行列,这和上述南京一带出土的南朝墓室,把整个墓壁构成一幅图像的形式相比,在砖的模印上稍微容易省工。又因人物马匹等体积较小,形象轮廓易于掌握,因而在造型上显得特别精致,人和牛马都神态奕奕,形象生动。如其中两块砖面,一块塑为倔犟的耕牛一头,①一块塑出威武的鞍马两匹,各有御者牵随。其中的一马,披带着北朝多见的战甲,造型非常真实生动,而且轮廓比例准确,堪称佳制。另有两块砖面上,各塑出不同内容的伎乐、侍从,伎乐四人,吹打着乐器,侍从四人各捧供物,两队人物都作阔步前进状;更有一砖面塑出四妇女,二主二仆,同样也在走动着(见下册图180)。以上这些人物的衣冠装扮,都很像南朝样式,尤以妇女的衣饰,与东晋画家顾恺之所画《女史箴图》中的人物很相似,只是披甲战马又正是北部寒冷地带所常见的装束。因此,这一墓室的南北隶属尚待研究。 (2)墓俑雕塑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墓俑雕塑。由于三国、两晋时期的墓葬出土不多②,而南朝君臣墓上虽多置有地面石兽,但已经发现的墓室很少,因而墓俑都比较少见。1957年浙江省文物机关曾在温州地区的瑞安一带清理了三国、两晋、南朝的墓葬四十多座,出土各种瓷器皿很多,但却未见有一件俑像,更足以说明这一问题(见《考古》1960年10期)。②而建都在中国北部的西晋与北朝,在墓俑的雕塑成就上,比长江下游的东晋与南朝是看较大发展的。如在河南洛阳和湖南长沙等地,解放后都有西晋墓俑出土。北朝墓俑在解放前洛阳一带也曾大量出土,惜多流失海外。1935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上,就有不少出色的北朝俑像展出。 1955年在湖南长沙曾出土一批造型奇特的西晋陶俑,其中有一件骑士,很类似民间艺人捏制的泥玩具。同时从某些捏塑技术和人马的造型、神貌看来,都能显示出晋代瓷塑的风格特点。又在1974年,南京西晋墓出土有一件青瓷水盂,瓷盖上塑出一对小水鸟,俩相偎依,十分亲昵旖旎,这种富有情趣的小品动物塑作,出现在三世纪后期的西晋时代,确是难以想象的。 (图片见《文物》1976年3期图版肆第3图) ① 邓县墓砖耕牛浮雕图片见《中国古代史》上册567页插图——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 ② 三国和西晋墓曾出土有青瓷跪羊,如1958年在南京东吴甘露元年(265)墓和1974年南京西晋墓,都出土有同样的青瓷跪羊。 (图片分见{江苏省出土文物选集》图:28和《文物》197s年3期图版肆图1} 东晋时代的俑像,多是有釉的青瓷塑,如南京东晋墓出土的一件女俑,在造型风格上具有很显著的艺术特点,它运用了夸张的装饰手法,表现出一个江南 少女温娴秀丽的典型形象。 在河北景县北魏墓中,曾出土不少塑制精巧的男女俑像,其中一件女坐俑,显得秀外慧中,神情悠然;另一男俑,作者运用装饰性造型把腿塑得特别粗大,使之产生一种稳定感。又1974年,河北磁县出土过东魏墓俑群,在造型和装扮上,与景县北魏俑人极为相似,只是女侍俑们体态窈窕、姿容秀丽,更为动人。此外,特别施展装饰手法的还有山西太原北齐张肃俗墓和北齐韩裔墓出土的一组俑像,包括男女俑人、鞍马、骆驼和牛车等。北齐作品和粗犷豪放的北魏作品比较起来,显得特别精致细腻,两者成为鲜明对比,这可能是由于民族性格与风习各异之故,更为重要的是雕塑作者的艺术创造不同。现以张肃俗墓的俑人,骆驼和牛车为例,从俑人的衣饰,尤以腿部的变形、骆驼的长颈细腿和整个体躯的变形,还有牛车的御者和牛的变形来看,都是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出“装饰雕塑”的特有造型,显得精巧别致,分外逗人喜爱。同墓出土的其它俑像,也都经过精工细雕,显得非常光洁明快,这应是塑工加意施展技艺的结果。 在陕西西安草场坡和内蒙呼和浩特市出土的北魏俑人,也是一批美好的作品。有拱手站立的男女俑,有围坐一圈各执乐器弹奏的乐舞伎俑群,有骑在甲马上高吹号角的武士,制作手法虽不精细,但能于简括中见神韵,代表了北魏时期的风格。特别是1975年在呼和浩特北魏墓出土的一组舞乐俑(图片见《文物》1977年5期图版肆),可说是达到了栩栩如生、如闻其声的高度。 在流失国外的北朝俑人中,较突出的有双僮俑、伎乐俑和骑伎俑等。双僮俑塑出一对未成年的儿童,牵手并立,脸上流露出可爱的稚气,从服装上也可看出北朝时代的儿童服饰样式。伎乐俑所塑的是个正在弹唱的乐人,从她那欢乐的动态,衣袖飘起,以及面部表情,都充分表达这位弹唱者情绪的高涨。这是一件传神的佳作,只有东汉时代成都出土的说书俑可与之媲美。骑技俑也是件罕见佳品,其传神处应从马的神态姿势来体会。马的鬃毛飘舞,体现出骏马风驰电掣的奔跑速度,加之骑者在马上的熟练表演,可看出其动作是随着马的飞奔而变更的,这使整个作品显得特别出色。 在流失国外的属于动物陶塑中,有一件鞍马,一件骆驼和一件猎狗,都很有特点。前两者从装饰艺术造型来看,应是北齐时代的制作,尤以骆驼头小腿长的变形,与前述太原张肃俗墓骆驼的颈长腿短的变形,在手法上是相类的。猎狗也是一件优异的制作。雕塑者必然经过了长时期的观察,有深刻的生活体验,才能以熟练地捕捉到这一瞬间的生动形态,这是在雕塑动物时颇难于掌握的。 (3) 石室石棺和墓志雕刻 在东汉时代盛行的墓祠石室,到南北朝时期,仍偶有一见,即较为著名的北魏宁懋墓石室。一般的汉代墓祠是建置在墓旁地面上的石建筑物,而宁懋墓祠是埋在墓内体积较小的石室(高1.38米、长2米)。石室于1931年在洛阳出土,通室石壁内外,遍刻人物故事,有的是阴线减地法刻画,因艺术价值很高,所以立即引起古董商人的垂涎,出土不及半年,即盗运上海,卖给美国,现藏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石室的形制和所刻人物内容,多为前代孝子的故事和护卫车马等,在1980年第二期《河南文博通讯》上曾有详细介绍①。其雕刻形式有的是运用很薄的阴刻减地法,与山东沂南墓室的刻法很相类似,因此,沂南墓室浮雕,被人断定为东汉以后的制作。 由于宁懋石室的线刻,在表现形式和体裁上都与洛阳同地区出土的佛座线刻相似,因此,将留待下一节佛教装饰雕刻中作为对比的资料来论述。至于这一时代其它的墓内雕刻物,还有北朝多见的石棺上的雕饰。中国古代在石棺上施以雕饰,最早出现在东汉时代,著名的如四川芦山出土的王晖石棺,棺的左右侧浮雕青龙白虎,前雕朱雀,后雕玄武。南北朝石棺,仍多沿袭汉代,如河南出土的北魏石棺(现藏开封博物馆),两侧用线刻减地的平雕法,所雕内容仍是青龙白虎,只是在龙虎前后各雕有四个守护神,其中之一骑在龙虎身上作飞舞疾进的姿态,整体刻线流利,衣纹飞动,使人联想到东晋画家顾恺之“坚劲联绵、循环超忽,格调移易,风趋电疾”的线画人物造型。在龙虎人物周围,更衬以云彩花草,构成一幅繁复紧密的图景,一般所称道的“龙飞凤舞”的神仙境界,不难从这石棺装饰刻画上体现出来。棺的前后所雕朱雀、玄武,也有仙人飞舞其间,这样就把整个石棺都雕为羽化而登仙的仙境了。又陕西出土的全用阴线刻的北周石棺,所刻题材,也是青龙白虎,但手法更为简练生动,整个内容是用龙虎驱逐鬼魔以保卫死者安全。还在石棺盖上刻有伏羲女娲手举日月以表现天象的月亮一边,刻了一只极其写实的并且在颈项上系着一条绶带的兔子,奔驰在云彩中。这种题材的穿插,显然是与石棺盖上所刻伏羲女娲手中所擎的日月有着连带关系的。 ①在1960年第4期《文物》中也曾对于宁懋石室作简要介绍. 北朝墓葬中的墓志石刻,在河南洛阳北邙山一带曾大量出土,志盖(与墓志同样大小的盖石)上除有当时字体峥嵘、笔姿别致的题名外;在志盖和志侧土,还多刻有线刻和阳线减地的装饰花纹,一般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其内容多为“四神”以及与之相关连的云彩山树等,也有以凶猛力士和人骑龙凤为饰的。如洛阳出土的北魏尔朱袭墓志及盖石上的图案,可称为北魏墓志装饰雕刻中的代表作,志盖中心篆书“魏故仪同三司尔朱君墓志”题字,字体规则一如现代的美术字。在志身四侧面,分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配以流畅的行云,装饰性既强烈,意境更悠远,令人感到虎啸、龙吟、凤鸣高岗,一片幽美的乐声演奏气氛。 从以上列举的石棺和墓志的例子,可以看出北朝制作,多承袭了东汉墓室壁雕的手法,即线刻减地的薄肉雕的合用或单用。到北朝后期,可能由于正式浮雕形式的出现以及绘画艺术发展的影响,因而减地法渐少应用,多数演变为单纯的阴线刻划,如上述北周石棺即全为线刻。这种演变,到后来的隋唐时代,特别到盛唐时代,就完全成为与绘画同一形式的“线刻画”了。 标题 副标题 全文 作者 关键字 导航 来源 上一篇:第五章--第三节(上) 下一篇:第五章--第一节 相关新闻 第五章--第一节 佚名 第五章--第三节(上) 佚名 第五章--第三节(中) 佚名 第五章--第三节(下) 佚名 第五章--第四节 佚名 第五章--第五节 佚名 标题 副标题 全文 作者 关键字 导航 来源